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举办“五四”青年节座谈会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处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高度,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史学习。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的讲话上,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做“学习者”,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
从书本里学党史。通过系统深入地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材料,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深入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深刻感受到新中国今天取得的种种伟大成就是多么来之不易。
学习党史,不仅要一个人学,更要集体一起学,以分享促进步,以交流促提升。驻法国使馆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我在每周一次的“党史读书微分享”中分享了自己学习党史的心得:习近平总书记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的《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章节中,讲述了焦裕禄、谷文昌、张富清等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强调我们党就是靠着千千万万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先进分子无私奉献,才赢得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故事让我明白,“中国故事”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故事”。当我们讲透这些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我们也就深刻领悟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行”的原因。当我们用强大的自信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就可以在世界面前展现一个更加真实的大国形象。
结合实地走访学党史。在学生时代和工作以后,我陆陆续续去过一些红色景点,每一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红色基因渗透在上海这座城市的血脉深处,以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二大会址为首的红色景点构成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红色文化与红色记忆。泛舟浙江嘉兴南湖之上,想起就在这里,一条小船上诞生一个大党,秉承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筚路蓝缕,一程又一程,用红船精神开创了如今的美好时代。
在河北,我参观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深入了解了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同仇敌忾、共抗敌顽的辉煌历史以及老一辈革命家为争取民族解放的动人故事。七届二中全会,三大战役,这些如雷贯耳的历史名词,都与西柏坡紧密相连。庄严肃穆的纪念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共产党人“赶考”的脚步从未停歇。
经过西北地区一个又一个村落,一片又一片旷野之际,我感受到改革开放带给边远山区的勃勃生机。在雄安新区,我被“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空间规划意象深深打动,被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等为特征的未来智慧城市深深吸引,也被中国共产党这些年带领人民取得的发展成就深深震撼。在这100年里,中国共产党克服了各种困难与挑战,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显著提升。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更是创造了“风景这边独好”的奇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用数字媒体学党史。学习党史还应创新方式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我们有越来越多的红色资源可以加以利用。影视剧方面,《觉醒年代》一瞬间把我拉回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让我重温了那段充满激情,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好评如潮的《大江大河》让我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潮,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西南联大》纪录片让我看到老一辈人用他们的铮铮铁骨挺起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脊梁。
电影资源更是丰富多样,无论是《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里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张张亲切的脸庞,还是《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里讲述的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每一次观看电影,都是一次了解历史的机会,更是一次记忆深刻、发人深省的爱国主义教育。《我和我的祖国》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我们每一个人和祖国紧密相依、不可分割,《我和我的家乡》让我们看到了大江南北日新月异的变化,脱贫攻坚取得的累累硕果。
我还记得第一次观看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时所感受到的震撼与触动。以烈士李白为原型,它讲述了那些隐姓埋名,潜伏在敌占区,冒着生命危险,向延安根据地发送电波的情报人员的传奇故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每天行走在生与死的刀刃之上,用生命书写伟大的革命事业。长河无声,滔滔东去。电波不绝,信念永存。
当然,还有一首首经典传唱的红色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红旗飘飘》《保卫黄河》《团结就是力量》《唱支山歌给党听》,每每熟悉的旋律响起,我们仿佛被拉回到往昔的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精神在歌声中愈发清晰。这些红色资源得以让我们重温红色经典,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积极投身实践,在工作中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做“建设者”,推动中法教育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1919年,河北保定作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源地,一批国内青年学生从这里出发,前往国外探求真理。百年后,我有机会来到河北保定,踏寻前辈的足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纪念馆内部陈列的资料真实地再现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始末,留法勤工俭学生在法国的工作、学习和斗争情况,旅欧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以及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功绩。“五四运动”时期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以周恩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令人崇敬。
前段时间央视播出的纪录片《留法岁月》讲述的正是这段故事。1919年,中国掀起了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留学运动。怀揣着革命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梦想,1800多名学子踏上了留学之旅。他们之中,最小的只有12岁,最大的54岁,从黄浦江畔远渡重洋,奔赴法国,开启了求学的道路。当我走在诺曼底大区巴约这座小镇的街道上,我想起邓小平同志曾在巴约中学读书的短暂经历。当我置身于蒙塔尔纪中国旅法勤工俭学主题纪念馆时,我想起勤工俭学生在杜吉公园合影时脸上坚定的神情。无论是巴黎十三区,周恩来总理从1922年至1924年居住生活过的戈德佛卢瓦街17号小旅馆,还是1922年6月,宣告旅欧共产主义青年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正式成立的布洛涅森林,又或者是培养了一批杰出勤工俭学生的里昂中法大学,每每想起这些地名,我的脑海里总会忍不住浮现留法勤工俭学生们一张张青涩的面孔,总会想起他们走过的道路、怀揣的理想、经历的岁月。中国百年留法历史,在远隔重洋的两国留下数不胜数的“记忆之场”,一幅交织着求学理想与报国信念的画卷,在时代的浪潮中徐徐展开。
巴约小镇
作为驻法使馆教育处的一名青年外交官,我深知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规划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任务目标,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在驻法国使馆的统一领导下,教育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为指导,以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为牵引,以两国高校之间多种形式的合作为主体,以两国学者和学生的交流合作为重点,推进中法教育合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果,为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学习党史,是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当好红色接班人的精神之旅,有助于我们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立足新起点、新征程,青年一代更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担负时代的光荣使命,勇做奔跑的追梦青年,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昂扬的姿态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作者系驻法国使馆教育处随员)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杨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