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网上媒体1995年1月12日创办    

郭甲烈:中韩贸易与友谊的使者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2日 来源:神州学人 

  笔挺的西装,梳理整齐的头发,灿烂的笑容, 一口流利的中文让人愈发感到亲切。郭甲烈,韩国大邱市政府驻上海代表处前首席代表,上海大学留学生校友分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大学优秀校友。2002年,已是不惑之年的他携一家人来上海留学,在上海大学攻读国际经济与贸易硕士学位。他是“自强不息”的优秀上大人,是中韩贸易的使者,是国际友谊的桥梁。

1.jpg

  自强不息上大人

  1962年,郭甲烈出生于韩国大邱的一个普通农村,上有一个哥哥,下有3个妹妹。因为家庭贫寒,加之农村盛行“长子为大”的思想,所以他从很小的时候便知道凡事要靠自己。他从高中开始,就一边上学一边打工,郭甲烈自认头脑并不聪明,故而刻苦努力、自强不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考上心仪的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公务员。

  或许,在旁人眼中看来这段经历不足为道,但对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来说,靠自己的努力跳出农村,郭甲烈始终心怀感激。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愈加努力。2002年,已是不惑之年的他毅然决定来到中国留学进修,选择在上海大学攻读国际经济与贸易硕士学位,“当时韩国大邱市政府第一次组织公务员到中国进修,我非常感兴趣,也非常想进一步提升自己。”于是,郭甲烈举家来到上海求学,他的夫人和一双儿女也在上海大学语言班学习中文,一家人都成为了校友。

  初到上海时,郭甲烈的中文不太好,但他在课堂上特别努力,课下积极向老师请教。导师刁德霖回忆,“郭甲烈年纪比较大,但为人谦逊有礼,学习态度特别认真,经常来找我汇报。”经过刻苦学习,他的中文进步非常快,也逐渐适应了上海的生活。

  “自强不息”是上海大学的校训,郭甲烈更是把它作为家训。“自强不息”其实也是郭先生早年的写照,为了改变命运,他努力拼搏、积极进取。谈及家训,郭甲烈动情地说:“我从一个贫穷的农村出来,是自强不息让我有了今天的小成就。母校的校训就是‘自强不息’,这与我的家庭教育思想不谋而合,所以我把它立为家训,以此教育我的子女,希望他们能像自己的父亲一样,牢记并践行。”

  中韩贸易使者

  2012年7月,郭甲烈出任韩国大邱市政府驻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这份工作与他硕士所学专业对口,也是他擅长的领域。他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为韩国大邱市企业和中国企业的交流合作牵线搭桥,对两地政府机关、协会、组织、学校的友好交流活动起到窗口作用。大邱市与中国的青岛、成都、宁波等先后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这些年,郭甲烈作为中韩贸易桥梁,为中韩友好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2.jpg

  在任期间,郭甲烈工作非常出色,获得多方肯定和好评。卸任归国前夕,回望这些年的工作经历,他说记忆最深刻的是大邱企业与绍兴污水处理厂合作项目,由于是民间企业与政府间的合作,进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难题,但他们一直坚持不懈,最终在2015年8月,该合作项目正式签约,合作金额高达40亿韩元。类似的经历有很多,不管遇到何种困难,郭甲烈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样的工作态度让他获得了无数人的尊敬和赞赏。

  郭甲烈有一个愿望,希望大邱的名气越来越高,大邱的发展越来越好。“我来中国后发现,大部分人都知道首尔、济州岛、釜山,但很少有人知道大邱。通过这些年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知道了大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大邱旅游。我感到很骄傲,很自豪。”

  国际友谊桥梁

  郭甲烈一直对上海大学满怀感恩之情,经常关心母校的动态,卸任之际还专程携家眷回母校拜访话别。他的微信通讯录里有3000多个好友,可谓朋友遍天下。平时,郭甲烈还组织校友聚会,他说“我读研时是班级里年龄最大的,我们组织聚会时,我看着大家都陆陆续续地带其他人一起来,一开始是对象,再后来是夫妻,然后是小孩。这种变化很奇妙,我一方面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另一方面看到大家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心里也很欣慰。”

  促进中韩友好交流已成为郭甲烈事业中的一环,为了更好地成为中韩友谊桥梁,他探索、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他享受工作,也享受生活。在上海的4年间,郭甲烈喜欢上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他将虹泉路走过一遍又一遍,青岛啤酒节参加了一届又一届,话剧看了一出又一出。他说从电视剧里也可以学习中文,了解历史,于是将《甄嬛传》看了五、六遍,语言学习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可惜我马上要回大邱了,不然我真的想学学上海话。”

  2014年,郭甲烈和同事们协助韩国音乐剧《图兰朵》来沪演出,他特别为母校师生提供了100多张VIP门票。今年,上海音乐学院首次参加大邱国际音乐节,也得益于他们的幕后付出。郭甲烈希望中韩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越办越好,中国人民和韩国人民的友谊越来越深厚。

  2016年4月,郭甲烈担任上海大学留学生校友分会常务副会长,现场向新成立的留学生校友分会捐款人民币10000元,他说这是一份来自母校的信任,更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回到韩国后,他会把在韩国的校友们组织起来,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多机会,让校友们加强交流、携手共进,以更多更好的业绩和成果回报母校,回报社会。

3.jpg

  来源 | 神州学人

  供稿 | 上海大学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张静


相关新闻

更多>>精华内容

更多>>最新政策

Copyright© Chis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制作:神州学人编辑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71141号-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10108351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03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hisaeditor@sina.com
联系电话:0086-10-82296680 传真:0086-10-82296681
电子邮件:tougaochisa@aliyun.com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