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网上媒体1995年1月12日创办    

1. 长按二维码图片,保存至手机扫描二维码。

2. 使用微信打开此网页,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在海南,怎样才算高层次人才?

发布时间:    来源:欧美同学会 

  受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留学人员跃跃欲试,计划奔赴海南发展。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而海南本着“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原则,也在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不断增强高层次人才在琼干事创业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那么在海南,怎么样才算高层次人才?

  海南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全面开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海南省委人才办制定了《海南省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2020)》(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以市场认可、专业共同体认可和社会认可为基本依据,把高层次人才划分为A、B、C、D、E共5个类别。

  其中,市场认可标准,以反映薪酬水平的纳税额作为主要指标,分别明确认定为各类别人才需要达到的个人所得税、企业纳税总额标准;专业和社会认可标准,以专业和社会认可的任职经历、工作业绩、荣誉称号等作为重要指标,分别明确热带农业、旅游业等15个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行业领域各类别人才标准。
  《标准》对高层次人才评价做出了5方面规定。

  一是突出全领域人才评价,将海南自由贸易港三大产业类型、十个重点领域、十二个重点产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国内人才、国外人才一体纳入评价范围,将人才标准覆盖各个领域、各个类别、各个层次。
  二是以薪酬水平为主要指标,在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领域,尽可能采取薪酬税收标准评价人才,根据纳税情况对各类人才进行分类;在教育科研、医疗健康、社科文化等薪酬水平不足以完全反映人才层次的领域,设定有针对性的分类评价标准。

  三是坚决破除唯“帽子”倾向,不把“帽子”作为各领域人才评价的普遍要求,对引育性人才项目的“帽子”不再保留。
  四是突出国际人才评价,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聚焦国际人才,把国际上所认可的人才评价指标尽可能纳入。

  五是不拘一格评价新业态人才,通过设定新标准,把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的各类新业态人才如电竞奖项获得者、网红主播、知名网络作家等尽可能纳入进来。

  据省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据《分类标准(2020)》认定的A、B、C、D、E类人才分别对应原有标准中的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其他类高层次人才,可以获得相应优惠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待遇。

  海南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

  结合《标准》编制情况,海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高层次人才分为A、B、C、D、E五类。

  《办法》下放了认定权限,优化了认定程序。为推动人才工作“放管服”改革,将E类人才认定权一放到底,下放给具备条件的中央驻琼企事业单位、总部经济企业、省重点园区、省属事业单位、省属重点企业、法定机构、市县认定并发证;将D类人才认定权下放给具备条件的省重点园区、市县认定并发证;将A、B、C类人才认定权一并下放,省人才服务中心只负责备案和发证。

  在下放认定权限的同时,《认定办法》进一步加强了风险防控,明确省委人才发展局会同相关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督,开展工作检查指导,加强风险评估与应对。同时,对申报人、具有认定权限的用人单位、不具有认定权限的用人单位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分别作出相应处理。

  《认定办法》更加注重人才贡献,放宽了认定条件。在沿用原办法年龄设定的基础上,增加“超过本办法第七条规定认定年龄且已在琼全职工作15年以上的高层次人才,不需再作认定,经年度核查后,可以按照最后一次认定的人才类别,凭相应《海南自由贸易港高层次人才证书》,继续享受相关服务保障待遇”表述,突出对长期为海南作贡献的人才关怀,并明确将“银发精英”汇聚计划所引进的退休返聘人才纳入认定范围。针对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一些特殊高层次人才无法直接对应分类标准的情况,《认定办法》明确提出对分类标准未纳入,但具备A、B、C类人才相当条件的人才,可以进行综合研判认定,以利于引进特殊人才。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杨匀


相关新闻

更多>>精华内容

更多>>最新政策

Copyright© Chis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制作:神州学人编辑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71141号-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10108351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03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hisaeditor@sina.com
联系电话:0086-10-82296680 传真:0086-10-82296681
电子邮件:tougaochisa@aliyun.com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