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网上媒体1995年1月12日创办    

1. 长按二维码图片,保存至手机扫描二维码。

2. 使用微信打开此网页,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莫大中国学联组织"习近平总书记给莫大中国留学生回信四周年"学习活动

发布时间:    来源:神州学人 

  (神州学人网讯)11月26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回信四周年前夕,为学习贯彻回信精神,激励广大青年留俄学子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莫斯科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以下简称“莫大中国学联”)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莫大中国留学生回信精神。驻俄使馆教育处王哲,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留苏分会会长熊健,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理事刘纲、章海峰受邀参加活动,表达对新一代莫大中国留学生的期盼与关怀,分享学习回信精神及留苏精神的心得感悟。莫大中国学联各部门骨干和各院系留学人员代表重温回信内容,聆听老师和学长的发言,畅谈心得感想。

18e37c8e458ff3910d941a574161ad2.jpg

在线学习活动现场

  莫大中国学联执行主席高牧洋主持活动,与同学们一起重温了2017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回信原文及相关新闻报道,4年前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回信时同学们的那份激动与喜悦仍记忆犹新

1a2d4b2540cc808b8a00e6206c87c91.jpg

活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回信原文及相关新闻报道

  王哲表示,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给莫大中国留学生的回信是激励广大留俄学子坚定理想、志存高远、奋发有为、可堪大任的不竭动力,总书记的回信会在一代代留俄学子中薪火相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到,要源源不断培养造就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他希望广大留俄学子能够学习、铭记、弘扬留学报国的优良传统,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

ab8b2a08649c51a97001f93f9cc9be5.jpg

  驻俄使馆教育处王哲发言

  熊健说,从最早一批苏俄学长为真理求学,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批派遣的留苏学长“为国留学”,再到现当代留俄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留学,虽然时跨百年,但大家都担负着建设祖国、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共同使命。留苏俄前辈在学成归国后牢记使命、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新时代留俄学子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继承老一辈留苏俄学长的光荣传统,不辱使命、勤奋学习、报效祖国、为国争光。期待青年学子珍惜光阴,学好本领,争取早日学成归国,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89d4cf9deb846bc9386309b328e8c4f.jpg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留苏分会会长熊健发言

  刘纲和章海峰讲述了“留苏百年展”办展经历,分享了办展初心,即希望传承弘扬留苏精神,激励新一代留俄学子。他们表示,留苏俄前辈在艰苦的学习和奋斗过程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留学报国初心,他们无私忘我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值得留俄后辈学子深深铭记在心,希望新一代留俄学子们不仅要把爱国报国记在心里,更要落在实际行动上。

  重温回信,来自莫斯科大学各院系的留学人员代表深深感到党和国家对新一代留俄学子的关怀与期望。大家表示,一定珍惜青春时光,不负嘱托,把留学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尽自己所能,把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奋斗中去,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强国伟业呼唤青春担当,伟大理想需接续奋斗。莫大中国留学生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刻苦学习、胸怀祖国、志存高远,弘扬留学报国传统,为中俄友谊作贡献,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供稿/驻俄罗斯使馆教育处)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贾文颖


相关新闻

更多>>精华内容

更多>>最新政策

Copyright© Chis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制作:神州学人编辑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71141号-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10108351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03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hisaeditor@sina.com
联系电话:0086-10-82296680 传真:0086-10-82296681
电子邮件:tougaochisa@aliyun.com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