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往年一样,3月起,全国就进入了比较热闹的留学准备期。近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举办了2021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和留学论坛,其他一些留学服务机构的同类活动也纷纷登场。活动虽然一如往常,但是内容又不同于任何一个往年。疫情仍在各国蔓延,国际局势也更加复杂多变。当前形势下,预备留学的学子还要不要出国?如果留学,该如何保险保值?每个学子和家长对这些问题都很关心。总的来看,现阶段选择出国留学的保险保值,最需要的就是理性。
首先,要理性看待疫情对出国留学带来的深刻挑战。疫情在全球蔓延,对全球教育交流合作打击沉重,留学生无法正常进行国际旅行、开展学业,甚至无法正常完成学业,进行就业创业。要理性看待疫情对出国留学带来的种种困难,还要看到疫情已经和将要对留学带来的深刻影响。学生和家长都要思考,目前无法正常进行学习需要长时间线上学习的压力能否承受?对就学时间延长、国外实习和发展机会减少,种种不确定性增加,是否需要更强的风险意识?对低龄和依赖型学生,疫情下出国留学,是否要慎之又慎?疫情期间选择留学,发生心理危机的可能性增加,是否需要做好心理测试后再做留学考虑?只有理性,才能明智选择。
其次,要理性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国外留学政策等的变化。全球力量对比特别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正在全方位影响着出国留学。全球视野、国际水平、家国情怀正在成为这一代留学生的“标配”。一些国家的对外政策、留学签证办法随着国际关系变化时有调整。一些国家的种族歧视、排外现象、逆全球化行为,随着其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时有抬头。对今天的留学生而言,这些变化对留学时机、国别地域的选择影响深远,需要理性应对才能经得起挑战。学子们有必要像准备留学院校申请一样,对国际环境做更多功课,了解更多情况,权衡利弊,做出科学判断,同时也要磨练自身意志品质,提高站位,增强综合能力。
再次,要理性分析自身留学的条件和真实需求。从规模上看,中国出国留学事业成就辉煌。但不容忽视的是,与规模相比,出国留学的质量还有待提升。随着留学大众化,数量众多的留学生随大流、被裹挟出国,各类问题时有曝光;一些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等制造留学教育焦虑,加剧了留学攀比和盲目留学;留学服务市场急于扩张与部分人留学镀金心态交织,使留学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疫情给出国留学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也给理性思考留学、重视高质量留学带来了机会。对机构也好、对学子和家长也好,正好可以认真审视一下留学教育的真正意义,理性分析一下自己的真实需求,科学估量一下各方面条件,在此前提下,对标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出国留学服务机构和留学生自己回归科学理性,留学事业才能更稳健发展。
此外,要理性看待疫情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某种意义上说,疫情挑战造就了一代非凡的留学生。疫情暴发以来,留学生在支援国内抗疫、团结防控疫情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同时,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对出国受阻、在外留学和回国受阻的各类学生,迅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护留学人员的安全和权益,深深温暖了学子心灵,增强了留学人员的向心力和国家的凝聚力。而广大留学人员敢于担当,团结互助,顾全大局,锤炼并表现出崇高的意志品格,提升了修养境界。在防控疫情中,他们在极其困难条件下仍紧盯学业,紧紧跟上在线教育、云端合作等新教育模式,更为未来教育模式等的跃迁做了一次大练兵。
最后,要理性看待和把握国际教育发展的形势、趋势和机遇。这次留学论坛期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提出三个没有变,重申了中国将坚持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强调了平安留学、理性留学。理性认识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迫切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而出国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其在理性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也是时代的要求。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杨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