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在海外求学的学子,面对陌生的语言人文环境和社会体系,常常会感觉孤独和无助,留学海外的博士生更是这样。近日,博识声第38期活动邀请汉诺威大学混凝土结构所博士生张思思分享了博士生海外求学如何构建自己的支持体系的经验体会。
张思思本硕毕业于中南大学,曾获得2017年DAAD和汉诺威大学的杰出外国留学生奖,并参与多项德国工业界科研项目并负责中德合作项目等,指导德国本硕学生毕业论文等。在活动中,张思思建议在海外博士生们可以从中国留学生、科研工作者和在读博士生的三个身份入手构建自己的支持体系。
在张思思看来,作为一名中国留学生,可以参加以中国学生学者为主体的社团。人在海外,这些社团能让留学生找到更多的共鸣和归属感。留学生与这些社团接触时,需要保持真诚和独立。真诚可以赢得更多长久有益又可靠的伙伴,独立则要求留学生更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更多地探索当地的社会文化。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可以争取所在研究所以及所处专业的学术圈network的支持,例如所属专业国际组织的task group等。这些组织可以帮助留学生了解学术前沿、尽早参与到国际分工里,对未来的学术发展有益。在德国,奖学金博士生和与大学签订工作合同的博士生,相应的权益和责任有所不同,需要博士生与教授探讨清楚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需要博士生设置一个基本底线(即顺利毕业,拿到学位),再逐渐探讨各种其他可能性。作为一名在读博士生,可以借助大学这个平台去申请资助和支持。大学里有许多机构设置的目标是为帮助在大学学习和工作的人能更好地完成学业或工作目标。获取这些支持需要留学生展示优秀的沟通能力以及对熟悉相应规则。
张思思还以她所在的汉诺威大学为例,重点分享了她是如何获得大学国际办公室 (International Office),研究生院(Graduate Academy)和平权办公室(Equal Opportunity Office)等机构的支持,也简要介绍了一些作为大学在读博士生可以享受的其他福利。在她看来,国际办公室会是大学设立的专门服务于国际留学生的机构,其中有很多活动和项目可以帮助留学生了解本土文化,认识国际友人,获得资助,找工作等。与国际办公室建立更多的联系,能让留学生更快地融入本土生活,也能获得各类资助。研究生院提供了许多与学术活动相关的资助项目,如职业指导、国际会议补助、国际交流奖学金、论文完成补助金、博士启动奖学金等,留学生可根据需要按要求申请。对于大家比较关注的参加国际会议资助问题,张思思建议,如果所做的科研项目没有足够的会议预算,除了积极申请诸如DAAD或大学研究生院的会议资助外,还可以跟自己的教授商量,让教授资助一部分,如会议注册费的花销。据她介绍,德国大学通常还设有平权办公室,主要负责推进大学多元化以及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对于女博士生有很多针对性的项目,例如博士生在读博期间生育小孩而无法按时毕业,可在平权办公室申请家庭工作平衡论文完成补助金。
除了以上三大服务机构,张思思还介绍了大学其他可挖掘的福利。例如图书馆可预定专属的独立房间用以撰写毕业论文;博士生语言中心提供学术论文撰写一对一语言咨询,可免费对论文进行修改润色;法律咨询诊所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处可提供抑郁焦虑情绪的专业疏导。张思思重点分享了她通过大学法律咨询,成功地大幅降低了房东的租金涨价要求以及她的朋友通过大学的法律援助,成功拿回前房东不肯退回的房租押金的经历,并鼓励大家,在海外遇到矛盾纠纷时,要学会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张思思希望,海外留学的博士生都能在求学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我、突破自我和重塑自我,成功地构建自我支持体系。(供稿/博识声)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杨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