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小年,再是春节,一年时光荏苒,忙碌中的我们被拍拍肩膀,蓦然回首,才发现过去的一年,我们无意间竟书写成一部壮阔的英雄史诗!这是一部由无数无名英雄默默付出的,用汗水和双手托起的明日史诗;这是一部奔走在前线、后方,为我们的人民奋斗拼搏的生命史诗;这是一部由海内外中华儿女用邮包和坚守书写的世界史诗。在经历了过去一年后我们才发现,曾经习以为常的平凡世界,曾经几多抱怨的正常生活,原来是这么的可爱、珍贵,原来过去的这一年我们是这么的了不起。
少年强,则国强。国强,则少年更强。在几年前刚走出国门求学的时候,谁又能料到我们这些年轻的同学将与灾难短兵相接,在危难之际,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捐款捐物,身穿防护服奔走在一线,为同胞们排忧解难;谁又能想到我们这些年轻的同学在无法归国时,在一个个“孤岛”上生起炉灶,留守当地与同胞们相互照应,共渡难关。
然逝者如斯夫,没有不带疼痛的生长,过去的事情终将由历史记录。如今我们已经安然渡过风雨,我们更加明白了我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在更加努力地把握今天,努力学习,为了能够早日学成归国,在这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站好岗,投入明天的征途,投身另一部正在书写的英雄史诗——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复兴大业。经过过去的这一年,我们从生活中悟出,如果生命的精髓在于渡过磨难,那么失去的真谛就在于懂得珍惜!懂得珍惜,才快马加鞭更大步地向前迈;懂得珍惜,才不再迷茫,坚定信心朝前走。
2020年,是我们留学生展现风采的一年。我们奔波在异国他乡做志愿者,在帮助同学们的过程中快速成长;我们还交了新朋友,从“健康包”到“春节包”,从彼此陌生到远远看见就能叫出名字,我们把温暖从这双手传递到那双手,我们的微信好友渐渐多了起来,我们留学生在微博被点赞的次数逐渐多了起来;我们为了让同学们在匈牙利过年没那么孤独,认真准备着匈牙利留学生春晚,为同学们悉心挑选过年礼物,在这个过程中,竟然发现原来寄出礼物和收到礼物一样快乐,发现原来准备节目惊喜和等待节目一样令人期待。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因为疫情,如今孩儿们虽归期已晚,或无缘在今年春节与家人团聚,但仍力求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节日气氛,带给滞留在匈牙利过年的中国留学生、华人华侨们,带给匈牙利喜爱中国文化的本地友人们,带给所有愿意和我们以心换心,相持共进的国际友人们。尽管当地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但我们仍饱含热情地准备着匈牙利中国留学生网络春晚,我们在忙碌中快乐,我们在共同协作中感受中国学联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我们在给别人送去节日气氛的同时,享受着传播中国文化的兴奋感,享受着因为祖国富强、因为丰富的文化魅力而被外国友人羡慕、称赞的快乐心情。做这些事情,举办这些活动,有留学生春晚陪着我们在这儿过年,我们心里踏踏实实的,爸妈,你们也请放心吧!
中秋我们可以教同学们做月饼,春节我们可以与同学们包饺子,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会分享的人最快乐。重要的不是我们在哪里,而是我们和谁在一起,我们在一起做什么。2020年不仅是“网课”年,是“厨艺”进步年,也是“发现”年。我们发现了哪一位同学最会唱歌,我们发现了哪一位同学最能跳舞,我们发现了哪一位同学最会活跃气氛,我们发现了哪一位同学最擅长为同学们解释匈牙利的疫情新政策,有了他们,居家抗疫的那段时间里,微信群总是热热闹闹的,其乐融融。虽然疫情让我们没法经常线下见面,可是手机里同学们的“表情包”倒是存得蛮多的。在准备“全匈学联牛年网络春晚联欢会”节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长期“潜伏”在微信群里的同学,竟然个个身怀绝技!有会打架子鼓的帅哥;有虽然疫情期间条件有限,但是可以演奏多种乐器,通过剪辑形成一个人的“乐队”的才女;有把偌大的古筝背上飞机千里迢迢带到匈牙利来读书的中国女孩;还有疫情期间在孔子学院的帮助下才借到匈牙利大学的舞蹈教室,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准备好节目,从早上辛苦排练旗袍舞到晚上,午餐只吃一些饼干的女同学们。除此之外,还有李斯特音乐学院的高水准表演来压轴,有合唱团的中国留学生们录制的《我爱你中国》,有自己作词作曲外加剪辑录像的留学生说唱歌手。
如果要问留学生,年味到底是什么味,我们可能第一时间想起的是大大的红色“福”字,是每年春节家里的饭菜香味,是亲戚朋友们热闹的交谈声。今年,因为疫情,我们这些留在匈牙利不能回国过年的留学生,将早早地准备好饭菜,2月7号晚上守在电脑屏幕前,观看“全匈学联牛年网络春晚联欢会”,和同学们一起“牛运亨通”地参加春晚抽奖,和同学们一起“牛气冲天”地刷弹幕,和同学们一起猜灯谜。这可不就是年味吗?所以爸妈你们别担心,我们在匈牙利会把春节过得很热闹!
全匈学联牛年网络春晚联欢会宣传海报
(供稿/匈牙利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