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是欧洲语言日,这对于我所在的现代语言部绝对是大事。因为26日是周末,我们部门决定这周进行一整周的语言学习活动。作为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的公派教师,我在英国苏格兰坚守岗位,中秋节继续上课。那么这一周,当欧洲语言日遇上中秋节,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借欧洲语言日的契机,我们部门的老师一起商讨如何开展语言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多种语言的魅力。于是,石头绘画大赛如期开展。学生在树林里捡一块石头,用除英语以外的语言写字,并装扮石头。我所在的Grantown Grammar School (以下简称GGS)共有345名师生,所使用的外语竟有16种。我们分别找到这些老师和学生,请他们用各种语言写出“你好”,让学生尝试学习。
寻宝游戏(Treasure Hunt)也很受学生欢迎。我们把各个国家或城市的明信片挂在学校的角落,学生在上语言课时可自由走动,找到这些明信片,破解里面的谜题。以下图这张明信片为例,学生在找到后,需要用意大利语造一段对话。
此外,我们还设计了在电脑上就可以完成的密室逃脱游戏。学生用自己的Chromebook登陆解密,找到4位密码,才可以成功逃脱。
中秋节如期而至,作为学校唯一的中国人,我想借这个契机在学校里推广中国文化。怎么能让苏格兰师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呢?我决定先从名扬四海的中华美食入手,制作中秋节必不可少的月饼。
制作月饼之前,我做了很多准备。条件有限,没有月饼模子,我需要找到简单易上手的制作方法。问家人,看视频,买原料,我甚至用萝卜刻了一个“月”字作为模子,但是效果不佳,只好舍弃。准备就绪后,我开始着手制作五仁月饼。先将各种坚果,葡萄干和蜂蜜等馅料烤熟捣碎,包在月饼皮里,再放入烤箱烤制。当烤箱里终于飘出月饼香味,我别提有多开心了,想不到我一个厨房小白,竟然成功烤出了月饼!
我把月饼分别装盒,写好原料和中秋祝福,送给我在苏格兰的朋友们。周一早晨,我用学校邮件给所有同事发出邀请,去公共休息室(staffroom)品尝月饼。下班时我带来的月饼所剩无几。一整天收获的满满好评让我内心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考虑到疫情,老师不能和学生分享美食,我的学生们只能看图解馋。错失品尝月饼的机会,学生们很遗憾,但是他们在文化和知识领域并未落下。在汉语课上,我带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习俗,讲述嫦娥奔月的传说,制作扇子,还带领他们学习《静夜思》的手势舞,全班一起背古诗,感受诗歌的魅力。周三中午的语言俱乐部,由我和来自西班牙的同事Cecilia共同主持,带学生做游戏,学扇子舞,制作中秋节贺卡。
当欧洲语言日遇上中秋节,忙碌充实的汉语教学,反复商讨的活动设计,数以百计的工作邮件,让英国苏格兰GGS的学生感受到了多样化语言的精彩,体验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虽然辛苦,但我觉得我的付出很值得。这个中秋注定永生难忘。(作者系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公派教师,现任教于苏格兰Grantown Grammar School)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贾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