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梦里醒来,窗外晨意朦胧,远处灯光倦怠。这是很多人睡意缱绻的时刻,却也听得见隔壁的闹钟响声,楼下的零碎脚步声,以及出门晨练的老人们用不同语调的方言唠着家常,熟悉又陌生。这大概是这个嘈杂的农居一天中最安详的时刻了。如果天上再有一弯清月,再和着这渐起的雀鸣,那简直就是人世间的天籁。我躺在床上神游,这竟然已是5月了,又一年的春末夏初, 不热不冷,我最喜欢的时节。
我想着,如果不是这次疫情的缘故,我也许不会感受到这样温柔的天气。因为每次放假回国都是寒冬或是盛夏,我记忆中的故乡已经只剩冬夏,再无春秋。也许很多留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感慨吧。我在澳大利亚的时候,时常会想念国内分明的季节,多想在三四月的时候去看看漫山遍野的樱花;在新芽冒尖、百花盛开的时节去感受故乡的春意;在蝉鸣季节吹着夏夜晚风,和家人散步。
这个不一样的 2020,让我做到了很多以前很想做的事情,也了解了更多家人的生活状态。比如,我因失眠到天亮,得知每次外公都会比外婆先起床,他们并不是每天都会出门买菜,时而也睡个懒觉;比如,妈妈每天八九点起床后偶尔会睡个回笼觉;比如,爸爸每晚锻炼的地方离家有多少路程;比如,家楼下学校前的路放学的时候会特别堵……从未在家呆过如此长时间的我,明明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却以熟悉又陌生的眼光看见了很多我以前不曾知道的细枝末节。这些细枝末节,像六月江南的烟雨,轻轻落在我的脸上,突然一切都变得具象了起来,也一同包裹起了我在澳大利亚时对家人的思念。
这个不一样的 2020,我们都听了很多很多的故事。也许令人感动,也许令人焦虑,也许令人担忧,也许令人欣慰。但更多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无尽的善意与爱,和被国家保护的安全感。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个国家像是一位热血的少年,他永远有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情、也有着不畏艰难险阻的勇气。疫情之中的城市,是被笼罩着灰色的阴霾之地,却有人踩着急促而坚定的步伐冲进这片荆棘。是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疫情下的英雄数不胜数,他们闪着熠熠光辉点亮了家国。
我爱祖国江南的小桥流水温婉,爱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爱万里长城的绵延不绝,爱小巷深处的沪上风情,爱小城故事多的吴侬软语,也爱沿街叫卖的市井之气。这一种种风格,一片片山水,组成了我们的祖国。我太喜欢她,喜欢到她他写下了这封不一样的情书,让大家共同爱她。她是每一个人的护盾。你看啊,她像一个宝藏等我们不断去发掘,各种美食美景尽收眼底;遇到危险的时候,她也永远站在我们身后,无条件地保护我们。看,这一次,我们不就挺过来了吗?我骄傲,我是中华儿女。(作者系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国留学生 供稿/驻墨尔本总领馆教育处)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贾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