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耿睿 摄
“羡慕别人,也要鼓励自己。不要觉得别人做了两个,自己做了一个,自己就是别人的二分之一……”4月26日,著名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做客“百年兰大·名家讲坛”及“萃英大讲坛”,从个人经历及专业领域出发带来两场精彩报告。
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应该有“脾气”
当天上午,城关校区西区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里座无虚席,掌声频起,不少师生站着听完了讲座。施一公以《从迷茫的研究生到优秀的科学家》为题,与在场师生交流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施一公坦言,自己曾经也是迷茫的研究生,博士三年级才进入科研状态,在博四、博五才发现了科研的乐趣。他总结: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刻苦努力、改变方法论和挑战学术权威的批判性思维以及长期坚持是三项必备素质。
“作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时间的付出是必须的。所有成功的科学家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施一公讲述了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首任系主任蒲慕明先生严格要求学生平均每周投入60小时到实验室研究工作的故事,自己在美国读博期间指出导师错误的故事,做博士后时导师教导他“什么都可以再生,但是时间失去了就不会再生。我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只能把时间用在我认为重要的事情上”的故事,告诉同学们真正的批判性思维、真正的方法论应如何养成,做研究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破除迷信。“一名优秀的研究生,还应该是一个有脾气的人。”施一公分享了自己培养的两个非科班出身、也非天资过人“野路子”学生最后如何成长为学术大咖的经历,讲述了他们身上所具备的不服输、固执的科学家“脾气”,希望同学们都能通过不懈的努力和长期的坚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当天下午,施一公又赶往榆中校区,为本科生做了题为《结构之美》的专业科普讲座。
“我想与大家分享生命科学之美。”施一公以宇宙的诞生与起源引出人类文明,从宏观视角展现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和魅力。简洁的数据、巧妙的类比、鲜活的例子、丰富的图片……他引领在场师生充分感受到宏观的宇宙太阳系天体学和微观细胞科学的极致之美,通过对人类疾病的介绍,让大家了解疾病与结构、疾病与科学的关系,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对治愈人类疑难杂症带来的巨大推动与希望。
要在失去和获得之间寻找平衡
两场讲座后,施一公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精彩的交流互动。“施老师,我是一名临床医学的本科生,今年完成了一项创新创业项目,但是看到学长完成了两个甚至更多,我很羡慕也很纠结,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也要像他们一样做更多的科研项目?”一位本科生提问。
“不要去攀比,不要只看到表面的东西。”施一公说,每个学生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看到周围的同学发了期刊、得到奖励,就开始焦躁,太年轻的时候会太注重一些表面的东西,这很正常,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去做自己觉得骄傲的事,对得起自己,发挥自己的能力,没有必要看别人做两个自己就做两个,而是应该把这一个做好。
一位特意赶来的“粉丝”举手提问,“您是如何保持如此充沛的科研精力的呢?”“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人只需要睡4至5个小时就可以保持精力旺盛,也有的人必须要睡够10至12个小时,不然第二天工作就打不起精神。”施一公笑着说,每个人需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然后发挥自己的优势,后天的努力可以让精力发挥到极致。他分享了自己保持精力的“秘诀”——每天晨跑十公里。虽然昨夜到兰州已是凌晨,休息四个半小时后的今晨六点,他依然沿着黄河跑了十公里。在他看来,跑步不但可以让自己保持充沛的精力,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那您是如何看待学科交叉和时间分配的呢?”“我们鼓励学科交叉,但是坦率地讲,没有人可以做到样样精通。”施一公向同学们解释,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专注这个可能就无法兼顾另一个,有时候你需要失去一些才可以得到,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失去和获得之间寻找平衡。
四个小时的分享中,施一公坦率而真诚地讲述自己独特的观点与故事,语重心长地希望同学们可以对科学保有初心和热情,敢于质疑权威,在不懈的坚持中实现人生目标和价值。“奋斗,是一种浪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的文化赋予老师这么高的期待,我更觉得老师为学生做一些事是天经地义的。一方面是学术指导,另一方面则是心理咨询。”“中国在进步,也肯定在进步。我们不用太着急。我相信当拐点出现以后,你会发现原来中国要比你想象的强大的多。”讲座中,施一公频出的金句,也让师生们受益匪浅。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