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网上媒体1995年1月12日创办    

车伟民:创新务实,谱写中欧人文交流与合作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6日 来源:神州学人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这为我们开展对欧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务实推进中欧人文交流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欧关系不断提升,合作深度和广度持续发展。作为中欧关系第三支柱,中欧人文交流呈现出机制化、多层次和全方位发展态势。中欧在教育、文化、旅游、语言、青年和体育等领域交流合作更加务实、内容更加丰富、成果更加丰硕,为建设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贡献了积极力量。

  2019年, 驻欧盟使团教育文化处将在教育部、文旅部指导下,在驻欧盟使团党委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

  在教育领域,首先,要在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框架下,做好中欧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其中,开展高层教育政策对话是全年的工作重点。驻欧盟使团将与欧盟教文委员内阁办公室、教文总司等欧盟机构保持紧密沟通,积极参与筹备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五次会议。其次,我们将创新工作模式,执行好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后续项目与行动内容,包括中欧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会议、中欧教育政策对话会议、中欧高等教育质量对标与学分互认、欧盟之窗奖学金、“汉语桥”欧盟学生赴华夏令营、欧盟学校与国内有关学校校际交流、欧盟官员赴华研修等项目,做好汉语推广相关各项工作,支持欧盟“伊拉斯谟+”计划资助的中欧大学领导力建设LEAD项目,促进项目大学的国际化发展。

  在文化领域,我们要在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框架下,做好中欧文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近年来,在文旅部支持下,驻欧盟使团与中国文联密切配合,搭建了中国-欧盟文化艺术节平台,支持中欧机构务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欧文化交流活动。2019年,中国-欧盟文化艺术节将吸引更多中欧机构参加,更多高品质的文化交流项目将更加精彩纷呈。此外,在2018中欧旅游年取得成果基础上,2019年中欧双向旅游将进一步扩大成果,中欧双方也将在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框架下推动青年、体育与妇女领域的深入交流合作。

  近两年来, 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国际秩序受到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经过多年努力, 中欧在坚持世界多边贸易体系,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方面达成许多共识。维护与欧盟的全面合作,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看待与促进中欧人文交流与合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从服务国内教育综合改革角度开展与欧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标准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中国教育必须与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相互承认并能够实现相互转换。欧盟虽然在教育领域所获各成员国渡让权十分有限, 其发挥的作用主要为各成员国提供支持、协调和辅助行动,但欧盟委员会通过出台政策建议、政策评估、出资立项等供成员国参考、借鉴、采纳和加入,从而达到引领和协调各成员国共同推动欧盟教育事业及社会发展的目标。欧盟在过去几十年所开发的教育政策、标准,质保体系的指导性原则,促进各成员国教育体系、学分、学历学位相互承认的标准,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工具,如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文凭附录等,发挥了转换器功能,起到了规范及统一标准的功能。欧盟的教育政策及举措不仅得到了各成员国的认可和使用,也在全球范围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许多国家所认可并接受,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标准。欧盟在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要以创新务实的态度,在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框架下做好与欧盟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在文化、旅游、青年、语言和体育等领域进一步挖掘与欧盟的合作空间,推动中欧相关机构的合作,扩大青年学生、教师及科研人员的双向流动,促进中欧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夯实中欧人文交流的根基,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车伟民(驻欧盟使团教育文化处公参)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杨宇


相关新闻

更多>>精华内容

更多>>最新政策

Copyright© Chis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制作:神州学人编辑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71141号-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10108351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03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hisaeditor@sina.com
联系电话:0086-10-82296680 传真:0086-10-82296681
电子邮件:tougaochisa@aliyun.com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