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网上媒体1995年1月12日创办    

营造“海椒”宜居生态系统——苏大化工“海椒”团队成长感悟

苏大化工“海椒”团队成长感悟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6日 来源:神州学人 

  

  时光荏苒,转眼回国到苏州大学工作已4年有余。回首4年来的经历,感慨颇多,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感伤,但更多更难忘的是和志同道合的同事们共同奋斗的激情与成就感,以及对知遇之人的感恩。

  经常会有国内外的朋友问起,为何回国?为何选择苏州大学?作出这个抉择并非易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可以概括为三方面:天时、地利与人和。近年来,国家对基础科研的投入大幅度稳步增长,并且不遗余力地推进产学研合作,对高层次科研人才提供各种政策方面的优待与支持;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是一座宜居的美丽城市,而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内的苏州大学,则是近年来国内发展势头最强劲的省属高校,这些综合条件意味着各种机遇与挑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苏大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同事,亲如兄弟姐妹,大家在陈晓东教授的带领下,精诚合作,创立并发展苏州大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以下简称“苏大化工”,陈晓东任院长),这样的团队环境可遇而不可求。当然,家庭中的“人和”也至关重要,选择是否回国,选择哪所高校,都需要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和苏大化工一起历练成长 

  我们非常庆幸自己作出了人生中这一重要抉择。过去的4年也是苏大化工从无到有并起步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很幸运能全程参与其中,这些历练是我们人生中的宝贵财富,也是在国外根本不可能经历的。我们在苏大的“家”——化工大楼由陈晓东教授亲自主持设计,大楼由内而外每个细节都经过大家的深思熟虑,在充分考虑安全性的前提下,集成了人性化且富含创造性的设计元素,从而能够有效推动国际合作,并满足教学、科研和办公的多重需求。目前,化工大楼已成为苏大独墅湖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苏大化工自成立之日起,就基于是否有潜力开展国际一流科研与教学的高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加盟。至今,学院已招募8位年轻学者,加盟时的平均年龄仅为31岁,均有多年海外求学与工作经历,成员之间研究专长优势互补,从而可以保证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学院提出了全新的3M科研与教学发展模式:多尺度融合(Multi-scale)、多学科交叉(Multi-disciplinary)和多维度开拓(Multi-dimensional),旨在通过化学工程领域理论与技术的创新,满足国家与社会的重大需求。除了针对典型工程类学院必备的设施与设备的正常投入之外,学院特别斥巨资搭建了用于表征化工与生物过程的实时微观显微设备。该设备集多种先进功能于一身,包括双光子成像、荧光寿命成像、荧光相关光谱,以及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光谱等,为国内首创。

  在研究领域及方向确立方面,学院在保持并提升自身传统优势方向的同时,致力于开创并引领国际范围内的新方向。前者包括基于喷雾干燥过程的颗粒技术,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国际公认的优秀成果。后者则包括生物启发化学工程,以及化工原理在动植物体系中的应用。

  在学生培养方面,学院注重营造国际化氛围,并制定全英文教学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毕业生。学院聘请了多位海外知名学者作为讲座/客座教授,建立了“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AIChE)学生分会,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结盟,定期输送学生到国外访学,更有近30名来自欧洲、北美、澳洲等地的研究生团队来院进行为期3-18个月的科研工作,并已发表多项合作成果。

  学院的座右铭是“创造性地为社会服务”,注重产学研紧密结合,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着眼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并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及环境质量。目前,学院已经与包括世界500强企业的中粮、恒天然(Fonterra)、亿滋国际(Mondelez International)等多家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由苏大化工团队牵头,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蒙牛集团合作,联合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昆士兰大学、Murray Goulburn(澳大利亚最大的乳品企业),以及新西兰的恒天然和美国的亿滋国际,在中澳两国科技部共同支持下,建立了“中澳乳品未来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中心面向中澳在乳品行业技术和市场两方面具有的显著互补性及合作需求,尤其是针对我国在乳品生产加工技术及新产品研发方面所存在的明显差距,双方政府、企业、高校共同投入建设及项目研发经费折合人民币超过3700万元,旨在提升我国乳品行业中生产技术工艺创新水平及新型功能产品研发能力,进一步加强并完善我国乳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令人难以满意的两种现象

  一路走来并非顺风顺水,我们经历了诸多风雨,对一些难以满意的现象拿出了暂时的解决方案,努力营造并维持健康纯净的苏大化工小环境。这里主要提及两种现象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相关“问题”。

  首先,国内学术界仍有些许浮躁,讲求高速发展、短平快、以数字论英雄的现象比较普遍。绝大多数归国青年学者和学校的合同中都有着明确的各类数字要求:如SCI各区论文数目、影响因子总和、国家及省部级项目数目和经费总额、各层次人才项目数目,等等。此外,培养的研究生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SCI论文才允许毕业。

  数字要求无疑可以对科研成果的数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是戴着这些数字紧箍咒的青年学者是否能产出高质量的原创性成果,这一点值得商榷。这些数字又会伴随着老师及学生的各种考评,甚至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当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用数学公式换算成利益的时候,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目前重研轻教的现象。

  另一个和数字相关的有趣现象,是在申请一些项目或实验室的时候,似乎所有人都默认团队成员的数量得有所保证,往往需要将很多“戴帽子”的人拼到一起,以体现强大的竞争实力。我们非常赞同国内目前推动的大师加团队的发展模式,它在竞争力上确实优于国外普遍的单打独斗的PI模式,但这种模式成功的前提必须是真正的紧密合作的团队,拼凑起来的队伍往往最终会成为一盘散沙。

  其次,学术界的诚信危机仍然严重。这一现象引发的结果是大多科研人员都不愿看到的——一些制度条例像“防贼”一样对待科研人员。例如,对探索性基础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有着非常繁多且复杂的要求,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甚至几个烧瓶、几副手套都要在项目开始之前成竹在胸;对科研工作主体(即研究人员)的相关劳务支出谨小慎微,有着苛刻的上限要求。这样一来,虽然国家在“批量”产出硕士,但研究第一线的博士生数量却相对少很多,因为其待遇根本没法和国外博士相比,且导师能招收的博士生数量也受到严格限制。没有足够的博士生怎么办?那就试图引进博士后,且让其待遇与国外持平。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单位给出的博士后待遇远远高于校内普通教师的水平,但绝大部分应聘者仍然会优先考虑待遇较差的教职。这种现象的合理性及其可持续性同样值得商榷。

  回国几年来,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国家改革科研体制的决心。目前,各种政策条例正在一步一步调整完善。能亲身经历这个过程,能在其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幸和自豪。陈晓东教授说,保持真诚的科研态度,积极培养研究兴趣,执著重视基础教学、真正对学生负责,则是我们这些“海椒”始终要坚持和努力的。

  最后,几点体会和广大“海椒”共勉:拥有一颗平常心;有所坚持而不随波逐流;掌握好工作与生活间的平衡,以及工作中教学、科研与行政之间的平衡;享受充实的工作和美好的生活。(作者肖杰系江苏省特聘教授、苏州大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吴铎系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副主任,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杨宇


相关新闻

更多>>精华内容

更多>>最新政策

Copyright© Chis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制作:神州学人编辑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71141号-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10108351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03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hisaeditor@sina.com
联系电话:0086-10-82296680 传真:0086-10-82296681
电子邮件:tougaochisa@aliyun.com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