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声青语丨新时代中国留学生的梦想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隔两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近百年的探索与奋斗,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今年是五四100周年,作为新时代的留学青年,我们该有怎样的梦想,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是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我出生在大禹故里——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2008年5月12日,那一场特大地震把我家乡的县城夷为平地,两万同胞不幸罹难,10多万人无家可归。那一年,我13岁,正读初一,校园成为一片废墟,家里房倒屋倾……大地震后,俄罗斯政府向中国伸出援手,为救灾工作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同时决定邀请1500名中国地震灾区儿童于2008年和2009年分两批次在暑假赴俄罗斯疗养。
2008年7月,作为5·12汶川地震灾区学生赴俄罗斯“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疗养团的一员,我第一次走出国门,踏上了俄罗斯辽阔而美丽的国土。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疗养的21天,我们得到了中心的悉心照料和温馨关怀。我和所有参加那次活动的孩子们,都对“海洋”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期待着未来能够和“海洋”再次相遇,能和俄罗斯再次相遇。
“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有一个“告别海洋”的传统,就是在离开这里的时候要向海里扔一枚硬币并许下心愿。在离开“海洋”全俄儿童中心那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海边,将我希望全人类幸福、快乐、健康、自由的心愿写成了一封信,装进了漂流瓶,投向了蓝色的大海。茫茫大海,风浪无极,满载一个中国少年的良好愿望。没想到,时隔4个月,这个漂流瓶又神奇地漂回了“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并被中心的一个工作人员捡到了。更没想到,时隔6年,我会到俄罗斯留学,续写这个漂流瓶衍生出的精彩故事。
从俄罗斯疗养归国后不久,山东3万援建大军陆续赶赴北川,家乡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迅速进入实施阶段。一条条损毁的公路重新宽敞起来,一座座倒塌的民房重新耸立起来,城镇和乡村的面貌很快焕然一新,异地重建的新县城拔地而起,挤在临时安置点的乡亲相继迁入新居,灾区少年儿童全都有了新校园,住进了新宿舍。这些亲身经历证明,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家乡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就不可能创造“三年跨越二十年,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人间奇迹。走进由中国侨联援建的美丽的新北川中学,我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寒窗苦读,完成了学业,考上了大学。2014年,在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和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门共同帮助下,我获得了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和俄罗斯政府奖学金的资助,赴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学习。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回信中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总书记的教诲,给我的留学生涯增添了新的动力,促使自己更加重视提升修养,优化人格,不忘初心,坚守信念。我认真阅读俄罗斯经典,品味俄罗斯风俗人情,汲取俄罗斯优秀的文明成果,以备将来为我所用。我也没有忘记从华夏5000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汲取营养,让自己的生命在祖国生长出坚实的根基。
我结识了不少俄罗斯朋友,他们教我俄语,我帮他们学习中文,给他们讲我家乡的故事,我们结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2018年,我的两位学习中文的俄罗斯同学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有机会到中国交流学习一年。或许是受了我的影响,他们选择了到四川大学学习,还说有机会想去我的家乡看看。
2018年9月,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我有幸见到了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并作为10年前汶川地震灾区赴俄疗养学生代表发言。我和中心辅导员娜塔莉亚分别用中文、俄文领读了《中俄青少年世代友好宣言》:“请尊敬的习近平主席见证,请尊敬的普京总统见证。我们倡议:我们将爱国爱家,苦练本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我们将相亲相爱,互学互鉴,成为两国交往的桥梁……”我们没有经历100年前的那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但作为新时代的中国留学生,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不仅要有报国的热情和决心,也要学好服务社会的本领,培养报效国家的能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的主旋律,也是新时代中国留学青年大展宏图、大有作为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留学生,更应遵循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将来学成归国,担当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这样,再过30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面对一个崭新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中华民族。我想,这应该是新时代中国留学生共同的目标和担当。
当年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疗养的孩子们回到中心的合影,前排左二为作者
作者简介:席浚斐,1994年生。中国留俄学生总会副主席、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国学联主席。2014年赴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学习。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