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网上媒体1995年1月12日创办    

1. 长按二维码图片,保存至手机扫描二维码。

2. 使用微信打开此网页,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赵国祥代表:规范高端人才流动,加大对中西部地方大学支持力度

发布时间: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3月3日讯(记者 刘琴)“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中央政府有支持的责任,财政能力的增强为其支持中西部地方大学提供了可能性。”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建议,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拓宽办学经费渠道,优化学科队伍结构,加强东、中、西部高校交流合作,形成对口支援长效机制。

  赵国祥代表指出,虽然国家实施的“2011计划”“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工程为中西部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但中西部高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如在人才培养方面后劲不足,在科学研究方面缺乏竞争力,在服务社会方面能力相对缺乏等。

  数据显示,如果把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等级及以上的学科视为优质学科,那么,东部地区“每百万人拥有的优质学科数”为1.65个,中部地区为0.7个,西部地区为0.54个。2019年东部地区“每百万人拥有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数”为0.15所,中部地区为0.06所,西部地区为0.07所。

  对此,赵国祥建议,一是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3期工程,切实提升中西部高校办学能力;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学科地域布局、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建设、博士招生指标分配等方面向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大学倾斜;以立法形式,确保地方政府持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大学的经费投入。

  二是拓宽办学经费渠道,提升办学经费使用效率。对中西部地区高校,中央政府集中财力与地方政府按比例共同履责。分类探索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常态化机制,可以考虑在前者中增设“高等教育转移支付”;在后者中针对地方大学特殊需要进行专项补助;中央政府进一步明确省级政府对区域内高等教育投资的主体责任,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学科队伍结构。实施中西部地方大学人才提升支持计划,引导“双一流”高校在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后合作研究、访学进修、协同创新等方面支持中西部地方大学提升教师素质;建立规范有序的高端人才流动制度,鼓励部属和东部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到中西部地方大学挂职、兼职或就职。

  四是加强东、中、西部高校交流合作,形成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国家、地方给予专项配套资金,确保“对口支援”的持续性;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工程优势,突破“对口支援”限制和扩大“对口支援”范围。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张静


相关新闻

更多>>精华内容

更多>>最新政策

Copyright© Chis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制作:神州学人编辑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71141号-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10108351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03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hisaeditor@sina.com
联系电话:0086-10-82296680 传真:0086-10-82296681
电子邮件:tougaochisa@aliyun.com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