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艳
“不要告诉我世界是怎样的,要告诉我如何创造世界”,这是嬉皮士思潮色彩的格言。
2020年9月,我们的女儿满怀着兴奋和激情奔向牛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襁褓中咿呀学语,庭院里蹒跚学步,似乎早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不知不觉女儿已长大,她有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使命。她多么幸运,生在一个开放而自信、奋斗而勇毅的时代。她稚嫩的翅膀上环绕着比自己更强大的东西——一个正在努力变得更美好的中国。永远记得机场里她闪动着星星光亮的眸子:做一个有志气的牛津中国伢,探索世界,改变世界。我知道,这使她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由于疫情原因,这个假期女儿响应“非必要、非紧急、不旅行”的倡议,留在牛津大学校园里过春节。这也是从小到大,女儿第一次不在我们身边过年。我们没有感受到她的沮丧和害怕,只看到她的乐观和自信,自2020年9月下旬从武汉出发抵英,女儿的小宇宙里似乎总有一团火,在见到更大的世界、结识更多的朋友、感受更深的善意中拥抱生活,追寻梦想。这份乐观自信,感染甚至惊讶了我们。
一座变与不变的城市,孕育了自强不息的血脉基因
女儿是一个普通女孩,既没有130的高智商,也没有天赋异禀的聪慧。然而,她有她生长的这座城市——武汉的血脉基因。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自强不息,惟楚有才。千百年来,这座城市无论怎样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一种奋斗,一种向上,一种筚路蓝缕,一种砥砺前行。在15年的学习生涯中,这种精神始终伴随着女儿成长的过程。
这样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伢,在疫情最严重时与900万家乡人民一同度过了艰难的76天,目睹全国4.2万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和病毒殊死搏斗,挽救濒危的生命。到了牛津后,她热心协助学联发放“健康包”。她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当得知自己作为武汉籍学生、作为本科生唯一代表要在2020年11月25日中国驻英国使馆教育处组织召开的“全英学子迎新暨平安留学在线交流会”上发言时,她一度彻夜难眠,熬夜写稿,又数易其稿,对于家乡武汉的热爱,对于无数善意的传递,都浓缩在一篇《善意是精神世界的阳光》这篇讲稿里。
当听到女儿从容自信的发言,听到那股认真劲儿,是骄傲,是自豪,更是为孩子能够理解背靠家乡、背靠国家的更高使命感,并能努力实现它而热泪盈眶。
桃李不言自成蹊,距离阻断不了亲情,也阻断不了爱
“要知道我们说的东西很容易,但要知道我们为何这样说却非常艰难。”这是1934年,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在给学生上课时讲过的一句话。
选择在世界知名大学攻读数学专业,注定是辛苦而艰难的。而最大的艰难在于你是否能融入这个世界的体系,找准自己的方向。
走出国门时,女儿那星星般的眸子里闪动着改变世界、创造世界的熠熠光芒,我们曾担忧过:“你真的能做到吗?真的能永远不迷失坚持的目标吗?”
一天下午3点(英国时间早上7点)接到女儿的电话,言语中透出如释重负的感觉:“刚交完作业,还好,距截止时间还有2小时!嘻嘻嘻……”乐观的孩子竟一宿没睡!尽管此前多方打听过课程难度,但真实体验依然超过想象,通宵达旦的学习成为常态。
学习之余,女儿还主动报名参加了牛津和剑桥中国学联联合举办的2021“同心津桥”牛剑线上春晚志愿筹备工作。这个假期一下鲜活丰富起来:策划节目、挑选主持、设计宣传,等等,时时处处充满创意和惊喜。
我很感动,在异国他乡,有跨越万水千山的温暖、阳光和爱洒落在女儿身上——
当忧心忡忡的女儿给导师(牛津大学在本科阶段就实施导师制)发出对学业难度表示困惑的邮件后,她收到了导师长达千字的回复,主要内容是:戴好口罩,保重身体!学业问题,不用担心,我帮助你。朴素至极的话,满含坚定而执着的生命力量,而这份力量,饱含着最真实的对生活的热切向往。
担任晚会副导演的牛津学姐对女儿的精心指导最让女儿开心:“才女学姐很认真耐心,一点一滴地教我,我怎么这么幸运,遇到一群这么优秀的人!哈哈哈!”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青椒炒肉丝!”
北京时间凌晨3点,女儿完成4张试卷后,在3人小家群里晒出远隔万里的“咆哮体”自制晚餐,“胃已垮,hhhhh……”
我相信了,这第一个“牛津春节”,女儿不会因为想家而难过,这世上,穷也好,富也好,最能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是善意。这个假期,她被无处不在的善意暖暖包裹,在那里找到了自己快乐的人生风景。
努力成为“中国名片”
作者女儿吴佳涵
女儿所在的学院学风纯正,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相处融洽。
牛津郡“封城”期间,外向开朗的女儿经常帮楼上楼下的学姐学长取快递、送快递,因此结识了一大批肤色各异的朋友。他们在网上探讨学术,女儿帮助他们认识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的武汉。
女儿给外国学友“全景式”讲述亲历的武汉战“疫”,自豪地举起“产地中国”的口罩,绘声绘色描述中国疫情防控举国同心汇聚的速度和力量,给学友们展示实惠好用的“中国智造”,不知不觉中,那些曾经有过些许误解和偏见,或者不理解不了解中国的国际朋友们都信服了,女儿对展示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乐此不疲,已成为她生活中的日常。
如果一位大一新生都能够竭尽自己所能推动世界互相了解、共同前进,我想,我们这些长辈更应该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当我提笔写下这段感触和心路时,我希望有更多优秀的中国学生能以更大的勇气坚持梦想,融入世界,大胆创造人类共同的未来。
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倾向于更大规模的聚居,从部落到城市再到国家。聚居让我们实现了很多我们此前无法做到的事情。现在世界是一个地球村,没有一处是孤岛,对所有中国年轻人来说也是最大的机遇。他们的学习不再是个人的学习,他们的能力也不再只是自己的能力,女儿这一代人或许可以根除贫困和疾病,也可以应对需要全球响应的最大挑战。她们的未来将会越过千山万壑,和这个世界共创一个更美的明天。
每当我想到女儿的未来,都会为她祈祷:愿你在变与不变的永动中锁定美好,在确定与不确定的更替中把握幸福。让我们伸出手,握一握,共同穿越这时光的海洋。做你的父母,我们感恩、知足且幸福。(作者女儿现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专业,即本期《善意是精神世界的阳光》一文作者)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赵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