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5月21日电(记者 董鲁皖龙 李萍 唐琪)受疫情影响,今年春招主要在线上进行,给毕业生和高校都带来一定挑战。各高校积极应对,采取诸多措施搭建“云招聘”平台、开展“云就业”辅导,进行线上“云手续”办理等,努力帮助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疫情给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有哪些?高校和学生如何适应“云就业”新常态?高校如何应对这种短期突发困难,未来的长效机制如何建立?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两会代表委员。
需求缩小、渠道受阻、传统招聘模式受到挑战
受疫情影响,线下招聘取消、就业岗位减少、求职方式转变,省级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基层项目选拔考试普遍推后,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较大冲击。
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赵继最大的感受是社会上用人单位岗位和需求减少。“就业季,东北大学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了调研,发现过去不少用人大户在今年减少了招聘数量,还有一些企业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暂时停招,这给不少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赵继说。
“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满意度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解释,原本毕业生准备签约的单位因疫情延迟签约;原先部分已经在单位实习的毕业生,无法顺利完成实习考核拿到入职邀请;原本可以通过到单位实地了解后完成签约的,现在很难实现;多数企业对毕业生能在7月正常入职仍然有较高期待……疫情下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打破了毕业生原本的求职计划,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压力较大。
尽管就业压力大,但是也有代表委员在此次危机中看到了机遇。
“就业的根在经济,疫情过去后经济会复苏,就业率会上升,但让我充满信心的是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出和快速推进。”赵继说,新基建囊括了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7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和产业衍生领域,就像是修建了一条“高速路”,肯定会有大量的创新型创业或新商业模式诞生,他对新基建将要带来的新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岗位充满信心和期待。
疫情过后,“云就业”或成新常态
受疫情影响,线下求职几乎停摆,求职就业工作全面转入线上,就业市场“云”招聘平台、就业指导“云”服务平台、手续咨询“云”管理平台及就业反馈“云”数据平台成为各个高校建设的重点。在不少代表委员看来,“云就业”是未来的趋势。
“传统的就业招聘方式人力物力成本高、招聘信息覆盖面小、招聘方式单一、受时间和空间等限制较多,‘云就业’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些问题,并成为未来就业的主渠道。”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校长张荣说,厦门大学充分认识这种趋势和变化,在就业工作中加强“云端”顶层设计,落实“云课”帮扶指导,拓展“云上”求职渠道,为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架设“云梯”。
而在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看来,“云就业”对高校来说的确是一件“化危为机”的事情。
“这次出现的‘云就业’和全面爆热的线上教学一样,都是疫情倒逼和工作应急的产物,但都抓住了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机遇,充分发挥了信息化对教学、就业工作的促进作用,也必然对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产生积极影响。”吴普特说,疫情终将过去,但“云就业”必然会保留下来,这为高校全面改革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服务机制、流程和模式提供了契机。
事实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期在远离中心城市的陕西杨凌区办学,信息相对闭塞一直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更是影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痛点。
“对我们这样的西部高校,积极推进‘云就业’,绝不能满足于把它作为解决当前疫情影响下就业工作的应急之举,而是要作为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的常态化战略措施持续推进和不断提升。”吴普特说,近年来,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明确提出并全力实施“信息化战略”,“云就业”就是从就业领域推进信息化战略落地的一个切入点,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在强化“云就业”平台服务功能、提高“云就业”的精准度、拓展“云就业”的覆盖面等方面再作探索,力争取得更大成效。
就业工作必须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疫情对毕业生找工作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无论高校还是大学生都需要转变思路观念,转变工作方式方法,适应“云就业”新常态。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原副校长王训练看来,高校要改变以往等待用人单位入校的工作模式,主动“走出去”,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拓宽就业渠道。同时要加强资源的分类、筛选与整合,分类型、分层次地将相关资源推送给学生,实现高效精准指导。毕业生方面,则要主动适应用人单位招聘模式的转变,从以往等待用人单位入校、参加线下招聘会,转变为积极参与线上各类招聘活动并结合自身需求,对各类资源进行有效取舍。
“从深层次看,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要促进学生积极适应和掌握包括‘云就业’在内的各种‘云端模式’,增强学生借助‘云端’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他们利用信息、驾驭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张荣说。
在吴普特看来,除了总结经验和查找不足,更重要的是把一些经过实践考验的好做法和好模式巩固下来,成为统筹推进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譬如,探索建立的就业组织保障机制、推进‘云就业’的成功举措和经验、特殊毕业生群体帮扶机制等。这也是我们就业工作化危为机、提升内涵和质量的最终落脚点。”吴普特说,而更深层次上,要认识到就业工作必须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业、毕业、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这“三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不仅仅是把毕业生输送到合适的岗位上,更要重视从就业渠道研究和剖析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短板环节和深层问题,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事关个人事业发展和价值实现,事关社会经济增效和转型升级,事关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也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王焰新说,高校必须主动适应就业创业新格局,帮助学生成功就业、满意就业,一方面要持续推动双创带动就业,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校企协同育人,把学生的就业择业、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社会大系统,实现供求匹配同频共振。此外,还要进一步深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不断提升就业工作对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反馈作用。
在赵继看来,抓住新基建机遇,大学必须抓住人才培养牛鼻子。
“我们可以按照产生一个新领域办一些新专业,产生一个新需求创建一些新学科的“适应性发展”逻辑,支撑新经济的发展,但这对培养引领性人才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大学不仅培养就业者,还应该培养创业者;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但要适应和支撑新经济的发展,其中的卓越人才还应当开辟和引领新经济的发展。”赵继说,疫情倒逼下,让我们看到了大学的学科设置、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改革和知识体系创新势在必行,高等教育必须改革培养方式,启迪学生智慧,训练学生思维,以价值塑造和提升素质为着力点,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本领,培养未来引领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创新人才。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刘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