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越千里,报国庆华诞
巍巍华夏,峥嵘春秋。70年时光飞逝,共和国筚路蓝缕、砥砺奋进,一步步走向民族复兴;70年岁月如梭,中华学子远赴重洋、上下求索,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
1951年,新中国向苏联派遣首批375名留学生启程。他们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外勤奋求学,归国艰苦建设,绘就了新中国海外学子心系祖国的光辉底色,书写了一段段跨越历史时空的两国情缘。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国立大学接见中国留学生时曾深情地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60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该校中国留学生的回信中又勉励海外学子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胸怀大志,刻苦学习,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把学到的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在圣彼得堡中国留学生会等组织的推动下,留俄学子始终铭记祖国和人民的嘱托,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代代传承的赤子之心。
无论身在何处,中国留学生们始终关注国内社会的发展走向,与祖国同频共振,与同胞心心相连。圣彼得堡到北京距离6000多公里,跨越5个时区,相距遥远。每年3月,俄罗斯大地还是寒风瑟瑟、冰雪未消,圣彼得堡的中国学生们心中却已暖意融融。在圣彼得堡中国留学生会的组织下,他们定期学习两会的相关报道和文件,及时了解国内的新形势、新发展,与千里之外的同胞共沐政策春风。从中共十八大到十九大,党的各项重大会议精神也都是他们关注和学习的重点。
2017年4月,圣彼得堡突遭恐怖袭击,多处地铁站发生爆炸,造成数十人伤亡。面对突发危机,圣彼得堡中国留学生会迅速反应,在事件发生一小时内通过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发布紧急通知,提醒全体留学生注意人身安全。与此同时,很多学生还自发开车到市中心,免费接送因公共交通瘫痪而无法回家的同胞。天涯相逢何须识,炎黄同脉皆故交。迅速组织、互相帮助、共渡难关……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担当诠释着当代中国留学生赤诚的爱国情怀。
2019年7月,风光秀丽的涅瓦河迎来了参加海军节庆祝活动的中国军舰“西安舰”。这一刚刚在亚丁湾完成护航任务的和平使者受到了中国留学生的热烈欢迎。在军舰开放参观的短短几天里,学生们或顶着炎炎夏日不懈排队,或在朋友圈热切刷屏……在他们心中,登上军舰宛若踏上了祖国的领土,看到军旗仿佛能听到祖国的召唤。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不到20艘缴获拼凑而来的破旧军船,到如今装备整齐的各式先进舰艇,共和国海军的成长正是新中国走向复兴的真实缩影,令远在异乡的留学生们感到由衷的自豪。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70年来,海外学子始终是促进中外友好交流的民间使者。他们在全球各地观察世界、学习先进经验,也广交外国友人、传播中国声音,为我国提高各方面建设水平、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作出了独特贡献。在促进中俄往来、加深两国友谊方面,圣彼得堡中国留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和引领作用。字正腔圆的京剧选段、激情奔放的摇滚串烧、悠扬动听的民乐旋律……学生会每年精心组织的留学生春晚不仅为漂泊异乡的游子奉上一场文艺盛宴,也为当地民众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机会。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俄建交70周年。接过中俄世代友好的接力棒,学生会精心筹办多项纪念活动,助力两国文化融通、民心相通。2013年,习近平主席的车队行经历史厚重的涅瓦大街,首访普京总统的家乡圣彼得堡,两国元首亲切交谈,一时传为佳话。时隔6年,这里再次见证了中俄友谊的光辉时刻——圣彼得堡中国留学生会承办的庆祝中俄建交70周年音乐会暨圣彼得堡中俄青年艺术展在涅瓦大街30号的爱乐小厅隆重举行。气势恢宏的黄河大合唱,悠扬深情的柴可夫斯基选段,欢快祥和的中俄舞曲……留俄学子们以歌会友、以曲传情,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包容广博的大国胸怀和交融互鉴的文明观念,为增进两国青年相互了解、树立中国形象锦上添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保家卫国到投身建设,“学习先进、回国报效”始终是几代留学生矢志不渝的求学初心。“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迫切需要熟悉沿线国国情、了解当地文化、通晓当地语言的青年才俊。身处百年大变局的历史关口,新一代留俄学子肩负着与前辈全然不同的责任,却依旧秉持着“为祖国奋斗、为人民奉献”的光荣传统。数据显示,2020年中俄双方留学人数将增至10万人,其中很多中国学生将选择归国创业就业。在鼓励中国学生归国创新创业、搭建两国企业家交流合作平台的过程中,中俄青年创业协会等团体付出了大量艰辛而细致的工作,开展各项服务,自觉承担起助力互联互通、服务祖国发展的光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莫斯科国立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回信中写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勉励学子们让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薪火相传。新中国70华诞之际,越来越多热爱祖国、敢为人先、大有作为的海外学子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但每个人都能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图景,海外学子必将学有所成、干有所为,为这幅中华民族期盼已久的壮美画卷增添更美的颜色。(作者系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博士生、圣彼得堡中国留学生会主席、俄罗斯中俄青年创业协会主席)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周钰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