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护”国
7月初的一天,周六。一场突如其来的阵雨过后,艳阳高照。我沿着风景如画的伦敦大联合运河散步。
运河边的座椅上,一个英国人正在看报纸。我无意中看他一眼,他也正好抬头看到了我。
静静的伦敦大联合运河
“上午好!”他先和我打招呼,右手微抬了抬。
“上午好!”我客气地微笑回礼。
“欢迎坐这里!”他拍了拍身边的空位。
我迅速地观察和判断:50多岁,很短的络腮胡子修剪整齐,戴一副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看上去热情随和;正在读的是金融时报,一份在英国定价颇高的主流大报。应该是一位英国绅士,好沟通。
“今天的天气是典型的英国风格啊,说变就变。”我坐下来,开始了教科书式的开场白。以前在学校上英语课时就知道,同英国人交谈,以天气开始,是个不错的选择。
接下来的交谈,印证了我的判断。这个英国人是工程咨询行业的高级经理,香港回归前在香港工作过几年,在中国内地旅行过多地,喜欢粤菜和中国文化。他也了解到我,一名在伦敦从事教育相关工作的普通中国人,喜欢伦敦的绿地与交通。
我们闲谈了一个多小时,谈伦敦与北京的不同,谈中国道教的“无为”和英国诗人的“守望运河”,谈英国大学生的贷款压力和中国大学的校园裸贷……甚至,我们还一起探讨中国川剧中的“变脸”到底有什么样的秘密。我开始认为,他应该是一个英国人中的知华友华派。
“你对香港最近发生的示威怎么看?”他突然问我。
“你是说香港街头的游行抗议修订《逃犯条例》吧, BBC报道真是挺密集啊。”在一般交谈场合,我通常会有意避开政治话题,但今天,对于一个看起来知华友华的英国人,我不打算马上回避。
“香港能有现在的成就不容易,你们中国人正在毁掉它。”
“香港有些人缺乏历史观大局观,可谓是坐井观天,正在破坏香港这座城市。”
“不,我是说你们中国内地人。目前的香港人,大部分都是出生在英国统治时期,他们应该算英国人。”
“都什么时代了,你还沉浸在昔日殖民者的幻象中!”诧异中我脱口而出。我知道虽然香港居民的身份问题有些复杂,但看似温和的这位先生把在回归前出生的香港居民都说成是英国人,这是明显的无知加傲慢!我被这样的说辞所激怒,突然想起外交部发言人在某个场合的一句话,这个时候,用这句话来回击,再合适不过:“你敢说,香港现在这样,与你这样的抱着殖民者思维不放的英国人没有关系?醒醒吧,建议你去中国的深圳看一看,现在GDP已经超过了香港!”
“我知道你在香港有朋友,告诉他们,香港现在是中国的一部分,不管他们现在是什么身份,做一个识大局的守法居民,才是有前途的事!”我毫不客气地连珠炮式反击,然后腾地站起来,扭头就走,那位木然地摸着脑袋看着我。
也许他在想,前一刻还是满面春风,下一刻却是满脸愠色,这个中国人的“变脸”怎么来得这样快。
是的,也许他很难理解。中国人自古就“位卑未敢忘忧国”,如今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然而,在世界上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对中国存在严重的误解甚至恶意诋毁。作为身处海外的中国人,我们任何时候都有责任心系祖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维护国家的形象。此时此刻,尽管只是一个两人交谈的小场合,但谈论的主题却事关国家主权和尊严,回避就是怯懦和不负责任,温和的讨论也不足以让戴有色眼镜的人一下子就看清情况。位卑未敢忘“护”国,我毅然“变脸”,选择了义正辞严的驳斥。(作者系驻英国使馆教育处一秘)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