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伴我成长,我与祖国同行
“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话音落,国歌奏,红旗飘,礼炮鸣。
这是令每一个中国人终身铭记的历史时刻。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上,通过这一段黑白视频,我第一次看见您新生时举国欢腾的情景。自那时起,《中小学生守则》的第一条——“热爱祖国”便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时刻准备着!”
红领巾飘扬在胸前,实心拳在头上方握紧。在进行少先队队礼、呼号的时候,我的内心感到无比自豪。能将国旗的一角佩戴在胸前,能在每周一升旗的时候向着国旗行少先队礼,是那时的我表达对祖国母亲热爱的方式,简单、稚嫩却真诚。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2008年8月8日晚8点,一曲《歌唱祖国》在鸟巢上方回响。“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中国奥运理念在一夜之间通过各种媒介向所有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近40亿中外观众传递。电视机前的父母和我人手一面小国旗,激动地跟着哼唱。我也因为开幕式的重重惊喜而惊叹不已。这一届令世界为中国拍手称赞的奥运会,使得您在世界舞台上变得更加光彩夺目。那一颗最初埋下的种子在您绚烂光辉的照耀下开始发芽。我开始慢慢懂得因您而自豪,因您而骄傲。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2012年的钓鱼岛争端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国家利益面前,国人们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那一段时间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能见到“钓鱼岛是中国的”标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很快发表了《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从那时起我便意识到,在饱经风雨之后,我们有能力也有实力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在主权问题上寸步不让。同样在后来的南海争端等领土问题上,您都表达了您坚定的立场。这使我意识到,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够有底气的说出“不”字。少年强则国强,“强国”的萌芽开始茁壮生长。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读书。”
周总理在少年时代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幸运的是,历经时代的变迁,站在先辈们的肩膀上,我们见证了您的崛起。习近平主席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新一代青年人的奋斗目标。先有为国之崛起后有为国之复兴,二者都需要我们对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因而这两句箴言对于当时读高三的我来说起着莫大的激励作用。“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不再是一句空话,我能为祖国的发展进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自此,“热爱祖国”这四个字对我来说又产生了一种责任的意味。“今天我以祖国为骄傲,明天祖国以我为自豪。”那颗萌发的幼苗开始变得枝繁叶茂起来。
“Je suis chinoise !”
在法留学的两年时间里,当有法国友人问起我来自哪里时,我总会骄傲地说:“我是中国人。”身在海外,我们的言行早已不单纯代表着自己,更是代表着中国新一代青年的形象。在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就像一张张代表中国的名片,带着您的荣耀向世界传播我们的文化。每一次在拥挤的公交车上让座位、每一次捡起地上的废弃物、每一次向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他们所投来的目光便是对我们的肯定,对我们所代表的新一代中国青年的肯定。这一次,我终于能为您作些贡献,而不是只坐享您的荣光。
饱经风雨,历经风霜,经脱胎换骨;挺直腰板,抬起胸膛,扬大国雄风。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峥嵘七十载,您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强。幸运的是,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见证您走向辉煌。无论是最初在我心中埋下的爱国种子还是最后绽放的爱国花朵,都离不开您的培育和灌溉。这一路的成长、一路家国情怀的从浅入深,都由您亲自见证。我的成长路上您一路相伴。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说,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如今的我已在您的庇佑下成长为一个能担当的青年。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我愿同广大青年一起勾勒出“奋斗”这抹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与您一路同行,共创下一个峥嵘岁月。(作者张小溪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国夏斗湖学院学生。)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贾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