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27日文章,原题为“中国有人才且一些城市正相互争夺”。随着中国经济放缓,数十座中等城市不仅加大努力从京沪等大都市吸引大学毕业生,彼此之间也在争夺工程师、科学家和管理人员。这场雄心勃勃的竞争中,这些中等规模城市利用人们对(大都市)高房价、拥堵和污染的不满,通过现金奖励、住房补贴、迅速落户等措施吸引人才。这彰显中国众多城市如今不仅为生存还为蓬勃发展而竞争。世界各国各地都在吸引人才。在中国,这是更广泛计划的一部分:使增长不再集中于沿海大城市。
机器人行业高管何晨(音)说,10年前他的大学同学毕业后30人中仅有5人留在西安,“离开时他们看不到希望。这里没阿里巴巴、没创新。”但如今,西安及其诸多竞争对手正把自己标榜成为年轻人提供宜居低成本生活的选项。去年深圳的房价收入比高达40,京沪分别为26和28,西安低于10。此类考虑促使26岁的金融公司员工辛桢航(音)从北京来到杭州,“相比之下,北京的生活太艰难。”上海一名教育科技行业高管则哀叹他公司的工程师跳槽至南京。
华中逐渐壮大的科技中心武汉正与西安上演针锋相对的人才争夺战。二者似乎都已从中受惠。2017年初以来近44万大学生前往西安,同期武汉约吸引28.2万大学生在当地就业、创业。“竞争十分激烈,如同没有硝烟的战场”,西安一名官员说,吸引人才“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
在中国的知识经济中,此类激励措施正帮助西安、武汉和成都等相对较小城市成为切实竞争者。但能否留住人才是另一码事。2018年西安的平均工资仅为深圳的70%、北京的60%。与此同时,受此类运动推波助澜的楼市投机已导致西安和其他一些城市住房成本激增。“即便我每月获得住房补贴,也并非万事大吉,”西安某大学希望创业的机械工程系学生赵曼(音)如是说。(作者Dominique Fong,王会聪译)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付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