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联,立足学生,连接学生,服务学生。全法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亚眠分会(以下简称为“亚眠学联”)在中国驻法国使馆教育处的指导下,全法学联的协助下,始终坚持以为在法中国学者、学生服务,促进留法学人之间学习、思想及感情交流为宗旨,协助留法学子顺利完成留学和工作任务。回顾学联跌跌撞撞的成长之路,学联人坚持做最真诚的守护者,讲好中国故事,做中法文化交流的桥梁,不曾动摇,不曾妥协,不曾放弃。
思古议今,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学联茶话会时间
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原因是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陆羽著《茶经》,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他尚有起源于神农、秦汉等说法。
茶会是旧中国商人在茶楼进行交易的一种集会,流行于长江流域尤以上海最盛。茶话即饮茶清谈。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那种费时忘业、花费很大的茶宴和茶会已成为历史,但集会品茶,互相交换意见,发表各种见解,畅谈友情的内容却被保留了下来。亚眠学联借茶话会的形式,精简内容,积极筹划,以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长期活动的形式,促进中法两国学子相互学习、交流文化、表达情谊,并带动留法学子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自由舒适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同时,茶话会活动也成为学联招贤纳士的重要途径之一。
不看春晚不过年——春晚,学联的年度高光时刻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的开端举行祭祀活动,拜谢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
在岁月的记忆中,春晚给我们的生活留下了可以寻找的痕迹,时代在影响着春晚,春晚也引领着时代。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文化的辐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春节的意义已经超越中国范畴,具有世界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是春节的载体,春节是家的表达。“回家团圆”是中国人的心灵寄托与情感诉求。“回家团圆”也深深扎根于海外炎黄子孙心中,是对家国故土的深深眷恋。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可谓是学联年度活动的重头戏,从初步构思到每一次策划会议的集思广益,再落实到每一场节目选拔,各种平台上的宣传,春晚海报及入场门票的设计,场地选择及各单位人员的沟通,都充满着汗水,还有大浪淘沙般地不断筛选。每一年的春晚都在追求一种超越,每一次演出都要求突破与完美,从最初的筹备到最终的顺利开展,一次成功的演出凝聚着台前幕后全体学联人的心血。
从具有传统文化象征的舞龙舞狮拉开春晚的序幕,到民族乐器及舞蹈的精彩演绎,都在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姿。中法大合唱《我爱你中国》,从第一句就唱到了大家心坎里。台上台下热泪盈眶,思乡之情溢于言表,全场沉浸在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祝福之中。时代在变,潮流一往直前,新一代的年轻学子为祖国的文化事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我们一边不断接收着新思想、新观念,一边继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着它独特的魅力,并将它用毛笔书写成一幅幅美好的祝福送给每一位参与春晚的朋友。在欢声笑语中拉上春节联欢晚会的闭幕红绸,在谈笑风生中许愿来年更好。
猜灯谜,贴春联,吃饺子,发红包,玩游戏……节日里的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情谊,它是春节得以持存发展的重要要义。学联深谙此道,为了让留法学子找到归属感,同时让外国友人充分感受春节这一节日的隆重,学联人团结一致,调动一切资源,竭尽全力办好每一次春晚,并坚持既尽“地主之谊”,又不失“家的味道”。
这些年来,学联积极主办、协办了多项生活、交流、文艺活动,致力于为留法学子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切实的服务,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无论时间如何变化,面对更迭,学联在坚持服务学生、弘扬中华文化这段旅程中的初心不变。我们“聚是一团火,散若满天星”,关心国家,关注热点,与万千留法学子并肩前行。学联人在学联自身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更加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因为热爱,因为责任,以风华正茂和满腔热血,学联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一直努力成为大家的坚强后盾,陪着跨越山海来到异国他乡的学子。
(供稿/全法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亚眠分会)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贾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