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北京市中关村贝伦产业园的百放英库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资料图片
9月25日,观众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的展馆观看京张高铁展览。
郭俊锋摄(人民视觉)
9月25日,在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智慧餐台,它可以记录运动员膳食营养摄入情况。
新华社记者 任 超摄
9月25日,在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现场,观众体验通过服务机器人办理普惠金融相关业务。
新华社记者 任 超摄
9月24日至28日,2021年中关村论坛在北京举行。作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今年的中关村论坛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等一批重大创新研究成果;组织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聚焦医药健康等12个硬科技领域;举办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包括新技术新产品首发推介等15场活动,汇聚了500余项新技术新产品。
中关村是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多年来早已声名远播。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目前,中国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贡献。
在中关村科学城落地的“创新合伙人”计划就是一项新颖的范例。何为“创新合伙人”,该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果,又能为地方创新发展提供哪些新启示?就此,本报进行了采访。
形成创新责任共同体
中关村的创新发展已经过几十年历程,然而“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要始终站在创新前沿并非易事。
在北京市海淀区区委书记于军看来,科技创新层次和能级不高,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全球顶尖的创新领军人才占比偏低,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国际标准较少;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还不够强等,都是海淀区在面对新的任务和使命时亟待补上的短板。为早日把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通创新发展的“痛点”和“堵点”,“创新合伙人”计划应运而生。
什么是“创新合伙人”?2018年初,海淀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即“海淀创新发展16条”),其中首次提到这一概念,“聚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科技经纪人、科技战略专家、法律财务管理专家等重点群体,培养一批具有高度黏性、扎根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创新合伙人’”。
如何让“创新合伙人”扎根?首先从转变政府在创新发展中的角色和发挥作用的方式开始。“创新合伙人”计划着力打造政府与企业在原始创新过程中的新型伙伴关系,让科技创新主体成为中关村科学城的主人。
“‘合伙人’强调的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洁尘告诉笔者,无论是政府、创新企业,还是科研院所、科研人才,各个创新要素都能在“创新合伙人”机制中得到整合,彼此进行平等合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其中是组织者、服务员的角色。这种合作打破了过去政府与企业间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用共同的目标把各方凝聚起来,形成创新的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2019年8月,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揭牌成立。知识产权、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各个业务部门的设置,都可以为“创新合伙人”提供服务。
在新机制的推动下,2020年,中关村科学城企业总收入近3万亿元,实现逆势增长。目前,海淀区已有超过1万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5月,海淀区还举办了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创新合伙人”大会,会上与18家单位签约了16个合作项目,包括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的高端手机研发业务、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区块链总部和区块链算力商业平台、浪潮集团的北京研发中心、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的国家支付系统创新实验室等。
“创新合伙人”计划也被写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深入推进创新合伙人计划,不断优化服务机制,推动各类创新主体融合协同创新。”接下来,在北京基本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科学城建成国际一流科学城的过程中,“创新合伙人”机制都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
服务深入创新全链条
据宋洁尘介绍,通过“创新合伙人”机制,政府对创新企业的服务已深入到各个环节。“从为公司提供办公空间、做好人才服务,到支持概念验证、帮助研发成果进入商用,政府都提供了支持。可以说,‘创新合伙人’着眼于服务创新的全链条,有效整合了各类参与创新和服务创新的主体。”
比如,对很多初创企业来说,找资金是个难题。2019年5月,海淀区政府就出资设立了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科技产业投资与服务平台,支撑中关村科学城产业生态建设。目前,该公司主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新能源与新材料、创新药与高端医疗器械、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进行投资,以驱动“硬科技”产业的发展。
“中科富海是我们投资项目中一个典型的‘硬科技’企业代表,也是一个由地方政府支持属地科研院所成功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院地合作’典范。”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欧阳瑞介绍说,中科富海主营业务为大型低温制冷设备的研发生产,核心技术源自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在国际上,稀有气体精制提取装置仅有德国、俄罗斯等少数国家能够制造。因其稀缺性和提取难度高,是国家战略性资源。而中科富海在大型低温制冷设备领域具备强劲的创新实力,其项目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依托相关技术储备,破解了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高纯度制备的难题。投资中科富海的优质项目发展,能有效发挥对中关村科学城重点产业的促进作用。”
“概念验证中心”也是“创新合伙人”机制下的一项服务。
“概念验证工作主要做两件事,技术熟化和市场教育。”北京航空航天知识产权办公室主任汤鹏翔告诉笔者,科研人员研发出的科技成果往往技术成熟度不高,无法直接应用,如果没有持续的资源投入,将造成科技成果“束之高阁”。而概念验证中心的设立,旨在解决这些问题,介入科技成果转化的早期阶段,帮助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社会。
2019年,中关村科学城支持下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概念验证中心”成立。目前,该中心已支持了十余个项目。
例如“协同式停车机器人”项目,主要是针对当下大城市“停车难”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停车机器人。机器人有两个搬运器,通过抱持汽车的前后轴轮胎,实现停车和取车操作。“这个项目实用性强,但应采取怎样的商业模式走进市场?这需要验证中心的验证。”汤鹏翔介绍说:“经过工作人员的调研,相比商场等休闲娱乐场所,医院这种停车位有限且急需节约时间的场所,对停车机器人的需求更加迫切。选择适宜的市场策略,通过协调相关行业资源,能够让停车机器人在市场应用方面取得快速突破。”最近,验证中心正在帮助该项目进行停车系统的功能搭建。目前,项目的主要功能模块选型和采购都已经完成。
如今,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概念验证中心外,还有清华大学、中科院北京分院两个概念验证中心投入使用,更多创新成果的落地将获得有效支持。
打造“创新雨林”生态
当今世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到2025年,北京要基本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就要求我们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要让中关村的创新创业环境具有全球竞争力。”在宋洁尘看来,“吸引汇集全世界最聪明的头脑”是中关村未来的目标。
在国外生活工作了28年的单倍,在2019年和创业伙伴来到中关村,开办起百放英库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他笑称自己“做起了‘北漂’”。
在单倍看来,“中关村是中国创新的一面旗帜”。这里集聚了清华、北大等27所国家重点高等院校以及中科院等30多家研究所,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人才优势。“我们要做的是一个面向全球的新一代原创新药与转化平台,也就是源头创新,是从‘0’到‘1’、开山辟路的过程,这最需要人才资源、高校资源以及政府支持。比如一位教授发现了一种原理,能不能从此研发出一款药品应用到医疗中,我们会和他一起评估、验证,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
这一企业理念恰好也与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的发展定位不谋而合。所以,借由“创新合伙人”机制,百放英库在创建过程中也享受到许多政策优惠。
比如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对实验大楼的要求比较高,一般生物医药实验室需要4米以上层高,一些实验室层高超过5米,普通的写字楼无法满足要求。在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的协调下,百放英库选址在了中关村贝伦产业园。“这个园区过去是工业厂房,层高和承重皆能满足需求。我们就成为了第一个签约入驻贝伦产业园的公司。”单倍告诉笔者,从实验大楼的装修,到顶尖仪器设备的引进,百放英库都得到了海淀区政府的资助,租金也获得了减免,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还参与了前期的投资入股,“对初创企业来说,这些政策非常具有吸引力。”
自成立以来,百放英库已从北大、清华、天坛医院等高校院所评估过的50多个项目中开展了6个原创新药研发合作项目,目前有两个已经进入了化合物优化阶段。而贝伦产业园也陆续迎来联影科技、志道生物、伟德杰生物企业项目签约,目前18栋办公楼的签约租售率已达55%。
除了做原始创新成果转化,百放英库还为更多初创企业提供孵化平台。“目前已经有康迈迪森、碳纳医疗等从事计算、纳米等领域的企业进来,他们可以自己做研发,也可以参与我们的项目,大家共同合作打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单倍还希望,中关村能吸引并留住更多国际人才,“我们共同努力,改变中国在医药领域仿制、跟随的地位,走向原创新药研发大国。”
这也正是“创新合伙人”计划期望看到的——把分散的、各自为政的、多元化的创新主体组织起来,把世界各地的创新资源整合起来,高水平互动,形成“创新雨林”生态。
在今年5月召开的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创新合伙人”大会上,于军表示,海淀区将持续完善“创新雨林”生态体系,打造新的增长极;要不断扩大“创新合伙人”队伍,用更加包容开放的发展理念、更高水平的服务、更加便利的基础设施、更加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企业、项目和人才落地中关村科学城,“共享机遇、共同奋斗,在创新创业沃土上逐梦、圆梦”。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杨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