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现在学生创业项目水平这么高。”一上午的项目评下来,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评委、北京的投资人杨波手心冒汗,“做了3年的国赛评委,感觉这届比赛参赛队伍质量和水平最高”。
“鱼池里的鱼苗多了,自然有鲤鱼跃出龙门。”杨波早已深刻地感受到这样的变化。几个月前,他担任北京市市赛和校赛的评委,学生参与的热情远高于之前几届,在这个级别的比赛中,很多高水平的项目已经涌现。
这几年各地创新创业风起云涌,大学生团体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其中,30%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与2016年相比,上升了8个百分点;更有3.8%的学生表示一定要创业;有一定创业意愿的学生占57.9%,从未想过创业的只占12.1%。
这场风暴延伸到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这个终端。3年多来,2257所高校、225万学子、55万个团队项目参赛……一个个硬数字,标注着中国青年创新创业热情的井喷式增长。
这届大赛,大赛评委、江苏创业者投资服务集团董事长连文杰在众多项目中感受到一种铅华洗去的沉稳。“选手在创业动机和创业项目方面都更加理性和务实。”
举办了4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比赛机制和体系。大赛分层分类分赛道,引导高校师生往更高、更深两个方向去开展创新创业。更高,就是开展高端技术研究;更深,就是深入基层,适合农村乡镇生产应用。
从无人直升机系统、微小卫星,到Niceky自抗凝性高通量血液透析器、终极发动机这些注重学科交叉和跨行业创新,到体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轮工业革命重点领域的前沿趋势和最新成果,再到“小满粮仓”用电商模式帮助贫困农户销售5000余万元农产品,“彩云本草”团队带领乌蒙山区老百姓种植千亩中药材……越来越多的项目走回创新创业的初心,4岁的“双创赛”也正在走向成熟。
创新创业赛场不是秀场是战场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咱们应该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吧?”在赛场上,一位参赛者刚刚讲完,一位评委拿起话筒跟他寒暄,就在几个月前科技部组织的创业大赛上,正是这位创业者,同样的ppt,同样的10分钟路演。
“又是跑赛者?”评委在下面窃窃私语。有一些创业者会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准备各种各样创业大赛的舞台上,更有甚者,他们花在各类创业大赛和路演活动上的时间,远远超过他们做项目的时间。评委和投资人将这些人称为“跑赛者”。
“跑赛者只是个中性词。”杨波对跑赛者的出现并没有批评,而是认为这是创业项目在最大程度争取曝光的机会,“到底是‘见光死’还是‘见光活’就要看项目的硬实力”。
“这也不能全怪学生。”这几年,由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孵化器、文化传播公司等各个方面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些地方为了争抢大学生创业者,不断出台各种激励扶持政策,甚至相互攀比,推出一些恶性竞争政策。
好项目涌现的原因,除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高校里引进的创业导师确实也功不可没,他们帮助学生团队规避了创业阶段的许多问题。”连文杰说。
不过,创业导师的引入也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对于项目的过度包装和矫枉过正。
投资界代表、海源资本合伙人孙松廷说:“正如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青春是最大的资本,可是经过专家的一系列涂脂抹粉和微整形,反而把最大的特色给抹掉了。毕竟有些担任创业导师的教师和企业家都是教育和企业运营出身,没有企业股权买卖和资本运营经验,经其辅导的项目在路演台上,有着说不出的违和感和别扭。”
“大学生创业大赛不是维密秀。”杨波说,这不是秀场,而是战场。
从2012年在浙江大学担任创业校外导师开始,浙江千里马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文祥见证了双创之风吹遍神州大地,大学生创新创业从青苗到一片麦田,繁荣背后是他的隐忧。
每年洪文祥都要评审200多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国赛的项目。事实上,给各种项目打分只是“台前”工作,他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幕后”——他对这些项目进行了连续几年的追踪。
洪文祥曾经想联合浙大成立一个投资基金,对其中的一些优秀项目进行长期的创业支持和辅导。但是他在回访时发现,绝大部分的团队在一年以后就解散了,“这些主要成员读研的读研、读博的读博,好好的项目就停了”。这让他感到无比惋惜,团队的不稳定,成了大学生创业最大的弊病。
“一个国奖的金牌项目拿到5万元或者10万元,很多时候钱一分,团队就散了。”很少发脾气的洪文祥在一次创业比赛的赛场上大动肝火,原因是他在赛场上遇到了前一年自己评审过的一个项目,只是CEO换成了原来团队的二号人物,洪文祥一问才知,原来的CEO出国深造,新CEO重新参赛的原因只是“不想做凤尾”。
“请你作出选择,几年以后你是选择履行契约,还是守护你的这些用户,全职进入这个行业。”在金奖争夺赛初创组的现场,评委向安小文化的创始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生命医学学院的季瑾宣发问。
“我可以不回答吗?”季瑾宣面临着抉择,一条是身为定向生的她必须要走的医生之路,一条是她刚刚初见雏形的平台“安小文化”。对于大学一年级新生来说,这样的选择似乎为时过早。
“你必须回答。”评委咄咄逼人,因为他知道初创团队的持续性对一个项目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赛场之上,一分钟的漫长沉默。“我选择安小。”季瑾宣说。
洪文祥曾经辅导过一个3D打印的项目,这个项目获得了大赛金奖,尽管获奖,但还只是停留在创意组的作品,项目负责人告诉洪文祥自己项目的估值已经超过1000万元。
更让他瞠目的是,3个月后,这位负责人再次联系洪文祥,他们公司做出了第一台模型机,希望洪文祥帮助他们邀请几家企业和投资人进行一次小范围的路演。路演现场,洪文祥和其他投资人都领到了一盒他们用3D打印机打印的月饼。
而就这3个月的时间,这位负责人对自己项目的估值已经翻了3倍,到了3000万元。“太浮躁了,没有完整的团队,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只是拿出了样品,一拍脑门就估值3000万元。”
洪文祥说出了很多评委的心声,大学生创业最大的难题是“脚踏实地”。
“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市场调研很重要。现在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很有想象力,但是客户需求、市场需求却不清楚,原创技术与市场结合不强,投融资的时候漫天要价,项目落地肯定受影响。”大赛评委、北京新板资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伙人刘峰说。
培育企业家精神还是屈从资本逻辑
“打断一下,你能从你的大数据中看到这些数据背后的土地和老百姓吗?”在优秀项目投资洽谈会现场,刘峰打断了正在阐述自己团队大数据技术实力的厦门大学“我知盘中餐”项目负责人陈欢。
“建立平台容易,利用网上的数据抓取去分析和指导农民种养,但如何保证准确和科学?平台要有平台责任,不能用农民和土地来试错。”刘峰又追问了一个问题。
这让陈欢一时语塞。刘峰给他讲了自己朋友的故事,这位朋友曾是物联网界的“大牛”,在一次回乡时发现,村里的渔民因为无法掌握鱼的状态,鱼塘普遍增产困难。于是,他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鱼塘,帮助渔民科学合理的养殖,一亩鱼塘的产量增加5到10倍。
技术和需求导向,这是个看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但对于众多评委和参赛者来说,却关乎初心。
“这毕竟不是一个科技成果大赛,而是一个创新创业大赛。”连文杰举起手中一瓶矿泉水说,“企业家要做的不是研究水的提纯技术,而是满足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喝到干净水的需求,技术只是实现需求的手段。”在银牌复活赛时,连文杰看到很多优秀但商业路径漫长的创意,他补充道:“在某种程度上,资本逻辑会扼杀创造力。”
在这次大赛的采访中,几乎所有的评委都会提到一个词“企业家精神”。
如今好多人都忘记了,“entrepreneur”(企业家)这个词的原意是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企业家不是拥有巨大财富的富翁,也不是那些玩弄0和1的资本操控者,他们是改变世界的人。这才是创新的最终归宿。”连文杰说。
走过4年的大赛,一种变化正在悄然发生。越来越多的项目终于开始将目光聚焦到了高校多年的存量资产——实验室里的技术和知识产权。金银铜牌的获得者——北京理工大学中云智车团队、北京邮电大学聚力维度团队、浙江大学邦巍科技团队、厦门大学罗化新材料团队、北京理工大学枭龙科技团队,几乎都是这样的高技术型团队。
孙松廷说:“以前这块领域是投资的雷区,毕竟知识产权在没有明确拥有主体时,矛盾频频爆发。而随着高校深层次改革的深入,产学研用的倍速推进,大学生创业团队凭借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和天然信任,内部掘金成功。而作为行业门槛之一的技术优势,也成为了吸引投资人的夜明珠。”
然而,技术就是唯一的王道吗?
在今年首次设置的“红色青年之旅”赛道中,出现了项目撞车的情况,同样是授粉熊蜂项目,和南京大学的相比,山东财经大学因没有核心技术而落选。
在山东财经大学校团委副书记田远看来,这与整个大赛的技术导向有关。“对投资人来说,技术壁垒高,投资转化快,风险小,自然更青睐技术创新性项目。这是符合资本逻辑和大赛初衷的。”田远分析,作为创业大赛,投资导向是合理的,大学生项目最终要落地,而落地最好的标准就是商业价值,投资人看的项目多,项目价值如何,投多少,他们是代表实践导向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资本不是万能的,资本和教育的逻辑完全不同,价值也有短期和长期之分。资本要求投资短、回报高,而教育是长期甚至滞后的,创业竞赛只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结果的呈现方式而已。”田远说。
纵观整个比赛,不少高校领队和评委也观察到,冠军争夺赛的前五强全部被高精尖的技术创新占领,“红旅”赛道项目、公益项目和文化创业服务类项目等无一入围;而在58强争夺赛中,这类赛项占比也较低。
“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应该更丰富,更具引导性。”田远说,比如“红旅”赛道项目,引导大学生下基层、访民生,学生对国情的理解、内心情感、思想认识变化很大,以此为契机,聚焦精准扶贫,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会更强。
福建省互联网创业促进会会长汤锐华表示,“红旅”赛道项目的开设非常有意义,不要过多追求技术含量、高科技含量,也不要过多强调创业数据。从某个技术乃至某个产品去创新创业,真正立足乡镇、扎根农村,重点解决某个区域的某个问题,用新技术、新理念、新人才去引领农民革新观念、服务农村生产。
“创新、担当、责任、百折不挠。”在田远看来,此次大赛,不少大赛项目团队展现出了企业家精神的特质。
在清华大学大赛项目领队俸绪娴看来,企业家精神可以具体理解为敢于创新的首创精神、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善于领航宽容的团队精神,而这些精神和品格必须在实践中锤炼和提升。
但对高校来说,培养企业家精神的难度和挑战不小——以专业对接一个行业,从校门到校门的师资,95后学生对社会的不了解等,都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如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植入企业家精神?山东财经大学用“三千计划”(去一千个村子、一千个企业、一千个社区)去尝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基层,了解国情,发现痛点,创新创业,培养对家国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事实上,山东财经大学的熊蜂项目就从“三下乡”活动而来——在走访调研过程中,项目创始人王艳认识了养蜂老人,与其合伙创业。养蜂老人负责技术孵化,王艳团队负责市场营销,又从福建农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养蜂专业招募成员补充团队技术的不足。
就这样,王艳的项目从田间地头发轫,在高校孵化,最终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帮扶东平县贫困户种植西红柿20亩,每季增收25万元;成功对接菏泽郓城第一书记,帮助农户建了6个大棚;帮助蒙阴大庙村建设了30个标准化种植大棚……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成熟的大赛撬动青涩的创业教育
每天午饭时间,餐厅里评委们的话题除了围绕赛场上崛起的新秀以外,更多的是在讨论上个月底国务院发布的一纸文件。
《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中写道,在全国高校推广创业导师制,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允许大学生用创业成果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大学生最希望高校提供的创业扶持政策包括“创业算学分”(24%)、“实验设备向学生开放”(17%)和“学校科研成果优先向创业学生转让”(16%)。而高校提供的主要扶持政策为“休学创业”“实验设备向学生开放”以及“创业算学分”。
在如此激励之下,高校和学生的积极性被空前调动。但是高校真正发对力了吗?
经历了3届,创新创业大赛越来越成熟,相比之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显得有些青涩。
连文杰发现,高质量项目越来越多,背后也折射了另外一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精力放在了备赛上,集全校之力堆到一两个项目上。
“大赛是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大检阅,但它不仅赛项目,更赛育人。”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说,大赛不仅是参赛团队创意、创新、创业项目的对垒,更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像一把‘扳手’,撬动高等教育内部的深刻变革。”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而不是对‘项目’的教育。”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国立认为,我们看到参赛项目数呈现“井喷式”增长,还要看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实现对“人”的教育,大赛不应该只是“赛项目”,更应该注重“赛育人”,要能够持续推进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切身体验和主观感知,重在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蓝皮书(2016)》显示,2016年是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一年,通过对覆盖全国27个省份130所公办高校的调研发现,有近八成的受访院校出台了多项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激励政策和文件,超过70%的高校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改革,有超过40%的高校建有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逾九成高校参与到多项创新创业大赛中,形成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建设的格局。
但调研同时发现,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还未成体系,无法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紧密结合。同时,教材配套率不高的问题凸显,中外交流合作的情况也并不理想。
创新创业教育最终的落脚点应该在哪?
“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技能会过时,知识会陈旧,唯有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可以让一个人面对未来。”在大赛评委尚蓬勃看来,尤其是面对当前的社会环境更加多元,人们的需求更加多元,面对一个波动的、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时。
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者和企业负责人,尚蓬勃身跨“学界”和“业界”,他发现,不少高校教师和领导者,对创新创业教育仍有抵触和误解。
“学生把精力都投入到创业里,创业死亡率那么高,不是耽误学生吗?创业不就是开公司挣钱吗?”时至今日,尚蓬勃仍需在不少高校“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是什么”。而对于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很多学校仍是“门外汉”。在尚蓬勃看来,创业可以被教育,但创新只能被激发。
“对于创业,我们已经有了完整的课程体系。而培养创新能力和思维之路有三条:环境、技能和经历。”尚蓬勃解释,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营造鼓励创新、自由宽松的氛围;其次学生要掌握一两项技能;再其次要有丰富的经历,去做,去犯错,去思考,慢慢培养出创新思维,产生创业点子。但有创新还不等于能创业,只有找到创新与市场的结合点,才能去创业。
在此次总决赛众多项目中,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项目《“鱼筑”人工景观鱼礁——为鱼儿筑建家园》获得银奖,尽管是银奖,却是学校历史性的突破。这是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继2015年获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后的又一次突破。
海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廖清林说:“这是我们这两年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果,加强课内课外结合,以‘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两门课程为抓手,建立‘教授+学生科研团队’,依托各类竞赛和项目训练计划营,指导学生积极投身‘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在田远看来,创新创业教育的落脚点应该是人的能力的提升。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种类型,而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发现机会,整合资源,把事干成。不只是创立公司才叫创业,创业教育成功的标准不是融资,不是让企业活下去,而是落在事上,落在提高人的能力上。‘持之以恒、整合资源、把事做成’在任何行业、任何领域都是核心能力。”田远说。
(本报记者 刘博智 董鲁皖龙 王家源 龙超凡)
《中国教育报》2018年10月16日第9版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贾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