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带一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校长论坛在西安举办,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172所大学的校长和代表,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成就未来一代青年梦想”为主题展开交流。
“如今,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但已成为共识,且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活力空前高涨,已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有生力量。
“有数据表明,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数与创业率与3年前相比已经翻番。”林蕙青透露了一系列具体数字: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高校已开展创新创业相关课程达2300多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会、创业俱乐部超过1万个。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超过2.6万人,教育部还专门建立了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不仅如此,各高校还普遍聘请大批行业人才担任创新创业导师,200多所高校携手千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实施了产学合作。工程、医学、农林、新闻传播等领域“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也已覆盖1000余所高校,惠及140余万名学生。
教书育人的高校传递给学生怎样的知识和理念,才能使其具备创新创业的素质?
澳门大学校长赵伟认为,大学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土壤,是为了通过教育“让学生找到自己”,知道自己能够胜任的是什么,“让学生认识到他能做什么,可以用的外部资源是什么,个人的才干是什么,让学生一出门就能立住地,在人生道路上有很好的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董事会主席陈子政认为,大学要鼓励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具有质疑精神、批判性思维。
在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杨克欣看来,搞好创业教育,必须处理好学业和创业的关系。“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育人,不是赚钱,也不是开几个公司,最主要还是要让学生成长成才,让他们在创新创业中增强创新精神。”杨克欣说。
“创业不能 瞎创 ,学业要优先。”杨克欣说,创业不但需要对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还需要对创业活动一般规律的了解,所以,“创业非但不是不要学习,反而更需要学习。”高校应该坚持“以学为主”的方针,将创业融入学业,推动学业教育改革。
怎样做才能培养出有企业家特质的人才?
“小班化、互动式教学”是四川大学启发学生想象力、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突破口。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表示,目前,以25人建制的小班化教学,已占到全校课程总门数的70%。
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1倍,学校成本也要翻番,“但钱花得值!”在川大,考试成绩只占50%,每堂课的课堂讨论、作业、随堂测验,都按比例记入总成绩。
为加强学生“双创”实践平台建设,川大还在新校区专门建立了“爱创街”。3700平方米的空间里,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创意、奇思妙想变成创新成果、技术和产品。“这3700平方米,由学校全部免费提供给学生,现已入驻学生公司和项目超过1000多家。”王建国说。
为激励学生创新创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立了“两张成绩单”。一张成绩单是教学方案内计划类课程的成绩单,另一张成绩单则用来记录学生创新创业的情况和参加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等课堂外活动的情况。
目前,该校80%的本科生都参加了第二张成绩单的认定。据该校党委书记兼校长郑晓静介绍,企业到学校来招聘人员,特别看重第二张成绩单,“因为第二张成绩单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信息”。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wan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