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3月26日电 近年来,日本语言学校似乎不再只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学生,打开就业发展的一扇门,也成了众多年轻学生滑向“捞金”深渊的陷阱。日本新华侨报网刊文呼吁留学生,应完成学生阶段该有的学习任务,进行适度的社会实践和勤工锻炼,切莫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全文摘编如下:
日媒披露,在不少语言学校特别是在东京、大阪等大都市圈,“学生不学”的现象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沦为课外“打工仔”。东京都内的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坦言,赴日3个月,除了学会用片假名写自己的名字,其他一无所知。还有学生表示,本想学习攒钱,结果攒了一肚子(打工职场)的精神烦恼。
某日语语言学校的教师则毫不避讳地指出,学校6成留学生都是“挂羊头卖狗肉”,打工才是其赴日的主要目的。不少日本教育界人士则气愤地指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校学会了“识时务”,成了学生“不务正业”的“帮凶”。
按说,日本作为教育发达国家之一,理应吸引更多外国学生一心潜学、寒窗苦读,用知识出人头地。本应“诲人不倦”的日语语言学校,怎么就变成了“毁人不倦”的是非之地?
这种现象的出现,有日本语言学校运营市场准入标准低、语言学校生源争夺战激烈、以及日本职场“劳力荒”等三方面原因。
一是语言学校仍存在打“擦边球”的暧昧地带。日本的语言学校运营市场准入标准较低。除了学校法人有权设立语言学校外,一般的公司只要满足所谓“日语教育机构公示标准”,即可运营。由于负责语言学校管辖的是入国管理局,虽然有时会参考文部科学省的意见,但多年来,一直被批缺乏教育专业性。这也让语言学校良莠不齐。
二是语言学校市场竞争危机感强,生源争夺战正酣。留学生是语言学校的“摇钱树”。部分非发达地区留学生,背负一身债务赴日留学,一脚踏进校门便成“学费奴”,只好拼命赚钱。
学校一为防止学生流失,二为打开口碑,纷纷在入学指导材料中精心打造各类植入式兼职打工信息,专业程度不亚于企业招聘。这大大戳中留学生的兴奋点。学费的按时缴纳、在校生的数量增长和相互宣传效应,渐成语言学校的三大关切点,越来越多的学校明知不少外国留学生入学动机不纯,也只好置若罔闻。据日媒报道,日本关东地区的某些语言学校和作为下游的专门学校教师透露,只要有学生,学不学习并不重要。毕竟,我们自己也要吃饭。
三是贴合日本职场“劳力荒”的迫切需要。老龄化和少子化让几乎日本各行业都求人若渴,不少单一性的兼职岗位对体力要求高,对职业化水平要求低,留学生便成“香饽饽”。学校和公司、店铺往往联合推出诸如“勤工俭学”的诱人广告,加之持研修生类签证,依法不得从事一般服务行业,而日本对留学生打工时间限制较欧美等相对宽松,使留学生成了产业界“唾手可得”的黄金劳动力。
文章最后指出,留学有望成为人生提质增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虽可有适度的社会实践和勤工锻炼,但每个人生阶段更应完成相应的主要任务,只有这样,才可不负青春、厚积薄发。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中日关系的特殊性、重要性和互补性,都为个体提供了充足的发展前景和交流平台,切莫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在看到眼前暂时的金币时,也应看到知识后面无价的黄金。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