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网上媒体1995年1月12日创办    

1. 长按二维码图片,保存至手机扫描二维码。

2. 使用微信打开此网页,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地球生命共同体,何以成为联合国讲坛“主题词”

发布时间:    来源:新华社 

1.jpg

  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他指出,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最近一年来,在联合国这一讲坛,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成为振聋发聩的“中国之声”,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十字路口的世界:对路标的期待

  习近平主席这篇主旨讲话中,3次提到“地球生命共同体”,4次提到“地球家园”。

  时有所呼,我有所应。世界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指出,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而造成其减少的各种压力在加剧。

  面对人类对地球家园的忧思,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讲坛擘画出中国方案。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指出,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2021年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国之声,发自内心,直抵人心。

  保护地球家园,必须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加强联合国作用,构建今世后代的共同未来。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人类社会已被深刻改变。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世界之问,习近平主席以信心、勇气、担当,回答着时代课题。

  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加强团结、共克时艰,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

  人与青山两不负:用好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2.jpg

  在12日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作出四点倡议,第一条就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对工业文明辩证反思,是当代一大命题。

  过去工业文明往往更注重发展,不顾及自然生态的承受能力。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强调,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破坏的生态危机。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

  “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这一表述,得到与会代表高度认同。

3.jpg

  COP15开幕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个重要内涵,是解决工业文明弊端的一剂良药。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今日之世界,面对恢复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效益,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

  这些科学论断,都是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

  知而行之:共建生命共同体呼唤共同行动

4.jpg

  这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境内的年保玉则风光(2019年7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12日,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宣布: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得到各方共鸣。

  中国在号召,中国在行动。国际社会听到了中国方案,看到了中国担当,领悟了中国智慧。

  一年多前,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就联合国如何发挥作用提出四点建议,一个关键词就是“聚焦行动”,强调“不能只开药方,不见疗效”。

  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框架突出位置,更加重视促进和保护生存权和发展权,始终是中国的坚定立场。

  如何通过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减贫,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重要议题。中国经验表明,将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

  “我们要心系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多面共赢,增强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主席说。

  这充满了自然情怀,也充满天下情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翻译成多种语言,这句朴实生动的话语已经成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题词。


  监制:赵承

  策划:张旭东

  主笔:王立彬、高敬

  统筹:邹伟、王绚、董峻

  视觉 | 编辑:杨文荣、包昱涵、朱高祥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王桉桐


相关新闻

更多>>精华内容

Copyright© Chis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制作:神州学人编辑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71141号-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10108351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03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hisaeditor@sina.com
联系电话:0086-10-82296680 传真:0086-10-82296681
电子邮件:tougaochisa@aliyun.com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