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一站:法国蒙达尔纪 一座载入史册的小城(海外学子寻访革命前辈的红色足迹)
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内的“向蔡同盟”雕像。
海王星旅馆外,中国留学生向周恩来青铜雕塑献上鲜花。
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外墙上的“伟大的足迹”展览牌。
中国留学生在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内参观。
开栏的话
上世纪初,为了振兴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一批怀着民族救亡抱负的中国进步青年远渡重洋、负笈海外,学习科学技术和进步思想,探索救国图存的道路,在法国、英国、比利时、德国、日本等国留下了学习和奋斗的足迹。
留学期间,这批风华正茂的中国青年获取新知识,接触新理论,接受新思想,打开新视野,不仅逐渐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而且为确立信仰、选择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他们将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在异国他乡留下了不朽的红色印记,在风云变幻的中国历史舞台上绽放出了璀璨的光芒。
历史的足音仍在回响。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我们特推出《海外学子寻访革命前辈的红色足迹》系列报道,请读者跟着新一代中国留学生的脚步追寻革命前辈的留学足迹,感受他们探索救国道路的心路历程,一睹那些打上历史印记的留学地如今的风貌。
在追寻历史印记的过程中,旅欧勤工俭学运动是值得书写的一章。一批批有志中国青年旅欧勤工俭学,足迹遍布法国、英国、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多国。他们不仅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而且还通过各种途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期,我们将走近承载着丰富红色文化的法国小城蒙达尔纪。
——编者
脚 印
1919年至1920年,一批中国青年为了探索救国的道路,到法国勤工俭学。他们从上海出发,历经两个多月,抵达法国马赛港,再乘火车分赴法国各地。其中,有一支300多人的队伍选择到一座距离巴黎约100公里的小城“蒙达尔纪”勤工俭学,邓小平、蔡和森、陈毅、李富春、蔡畅等数百人曾在这里求学求知。
今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许多身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自发地来到这座承载着丰富红色文化的小城,重温那段历史。
刚下火车,映入眼帘的是蒙达尔纪火车站的站前广场,这座广场在2014年被命名为邓小平广场,旨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和中法建交50周年。在广场中央高耸着一座名为《百年丰碑》的雕塑,它生动地刻画了中国有识之士和有志青年留法求学、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英姿,浓缩了中法交往的一段重要历史,见证了这些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领导人在这个城市做工、学习、探索革命道路的耕耘与努力。
跨过一座石桥,行走约10分钟,一栋古老的建筑上赫然写着“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几个汉字,这是一栋三层小楼,是昔日的留法前辈们学习和讨论马克思主义的场所。身处其中,我们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他们在这里翻译马克思主义书籍,讨论共产主义理论的氛围和场景,一种情怀与理想瞬间涌上我们心头。
我在想,100年后,我们这些中国学生赴法留学,从这里打开了进一步深刻了解世界与中国的窗口。相同的是目的地,不同的是我们身后的祖国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出纪念馆,我们仍然沉浸在那种热烈昂扬、积极向上的氛围里,仿佛穿越时间回到了过去。
追 寻
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到了青石路的尽头,进入一座僻静的法式园林——杜吉公园,绕过竹林中的涓涓细流,只见一块醒目的指示牌,上面写着“伟大的足迹蒙达尼会议会址”。
蒙达尼会议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坐标,正是在这个会议上,以蔡和森、向警予等为主的留法学生提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后来,蔡和森在写给毛泽东的信中,充满激情地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列宁的建党学说。毛泽东回信说:“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并告知蔡和森,国内目前已经在进行党组织的筹备。
如今,透过这些激扬的文字,仍能感受到革命先辈当年的万丈豪情。我们不禁感叹,百年前这座小城聚集了多少胸怀报国之志的青年,他们的青春在这里闪耀,从彷徨呐喊到探索觉醒,再到笃定前行,直至最终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蒙达尔纪,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城市见证了这一切。
顺着繁华的主路,我们来到了市中心,一座宏伟的古典建筑正是蒙达尔纪的市政厅所在地,这里同样树立着“伟大足迹”的指示牌,上面写着:“男子公学旧址”。
遥想百年前,老一辈留法先驱们就是在这里读书的,那时法国刚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萧条,劳动力大减,公学的工作人员中有很多复员的伤残军人。显然,恢弘的校舍与惨淡的校内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一切都在诉说着战争与和平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影响。我想,这些场景、这里的一幕幕一定给革命先驱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他们对欧洲的真实情况有了深刻的理解。
与今天的留学生不同,老一辈留法学人是需要自己挣学费和生活费的。蒙达尔纪的哈金森橡胶厂就见证了这一段历史。1920年至1927年间,有数百名中国留学生在此打工,其中就包括邓小平。
邓小平曾在这里的制鞋车间干了几个月的杂工。当时,邓小平是以邓希贤的名字注册在厂。如今,厂房前面的纪念碑上还复制有当年邓希贤的工卡。
勤工俭学的生活十分清苦。青年学子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9小时,但工钱却十分微薄。工厂主对待学生们非常苛刻,除了随意延长工作时间以外,还会编造各种理由克扣其工资。晚上,劳累了一天的学生工人挤在专门为他们搭建的木棚里,几十个人拥挤一处。
然而,尽管工作与生活环境艰苦,邓小平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情绪。每天下班之后,工棚里很热闹,大家闲谈,开玩笑。或许,这种在艰苦环境中保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造就了革命先驱们坚韧不拔的性格。
纪 念
在巴黎,布洛涅森林在西,班斯诺森林在东,它们东西呼应,宛如这座城市的两颗绿宝石。我时常会路过布洛涅森林,看着草木生长,想象历史与现实在此刻交汇。
1921年春天,周恩来到达巴黎,并参与了旅法共产主义小组的组建工作。次年6月,周恩来又召集了赵世炎等18名进步青年在巴黎西郊的布洛涅森林召开了组建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会议。党部就设在如今巴黎第13区意大利广场附近的“海王星旅馆”。1922年至1924年间,周恩来白天在这里勤工俭学,晚上开展党团活动,并创编了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革命刊物《赤光》(原名《少年》)。
参观过这里的学子们都知道,周恩来当时的工作环境非常艰苦,房间仅有七八平方米,除了能摆下一张床和一张办公桌之外,几乎就没有空地了。但这间屋子却并不寻常,邓小平、聂荣臻、陈毅、李富春等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如今旅馆的外墙上特意镶嵌了一块周恩来的青铜雕塑,以缅怀他们在法兰西的峥嵘岁月。
时至今日,每当重要节日时,总会有不少华侨华人、在法中国留学生甚至当地居民来到这间旅馆,在雕塑前献上鲜花以表追思。我和我的同学常会来到这里,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才智与修养,激励着今天的我们砥砺前行。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留法学子,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感慨万千。遥想当时的中国,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四海,赴险如夷,上下求索济世救国的良方。正是因为一代代革命先辈的前赴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奇迹,为中华文明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今天,我们在法国求学,追寻早期留法学人的足迹。仔细聆听,那段历史仿佛依旧在风中呼唤,这份信仰、这种精神,鼓舞、激励着所有的海外学子!
(作者丁剑系全法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主席、巴黎第八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读博士)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06月03日 第08版)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贾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