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科技创新,需要一代代有志之士接续奋斗。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期间强调:“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天眼、探月工程、国产大飞机、港珠澳大桥、复兴号高铁……这些象征着中国科技由跟跑到领跑的“大国重器”,成为我国科技战略布局中一颗颗耀眼的明珠。我们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指示过的部分“大国重器”,请参与项目的青年讲述心声,并特邀该领域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点评、寄语,展现一代代科研人所赓续的创新精神、奋斗品格。
讲述人:中科院天文台FAST控制组组长 杨清亮
3月31日,“中国天眼”(FAST)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作为研制队伍中的一员,我无比兴奋与自豪。
我是一名90后,2013年毕业后一直从事编程和算法相关工作,2014年下半年从上海回到贵州。当时在网上看到FAST项目的招聘启事,觉得有意思,便想去试试。
“中国天眼”全景。新华社发
进入面试后,我见到了一个印象深刻的人——穿着旧皮大衣、留着八字胡,特别朴实,但声音磁性,说话严谨,感觉学识很渊博。这就是项目负责人南仁东老师。交流中,他勉励我:“你放心,如果有兴趣,这里会有大量工作给你做,有你用武之地。”
后来,我加入了FAST团队。我印象中的科研工作者都是穿着白大褂,在无菌房间里操作一堆超级计算机的样子,但FAST的科研现场却完全不同。在FAST的索网安装阶段,我们就住进工地旁的板房,每天踏着泥巴路,整理、安装数不清的钢材、脚手架,除了“造型奇特”之外没感觉出科研的味道。我一度想,莫非是走错片场了?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一边维护网络,一边用视频、照片全程记录望远镜建造过程。其间,我对南仁东老师的了解逐渐增多,他时常上圈梁、爬塔,在馈源舱焊缝检查……哪里有活,就去哪里。他对工程问题思考得极深、极严谨,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极关心、极体恤。
2016年9月,我们从板房搬进综合楼,吃住都有了改善。为了调试望远镜,项目成立了调试组。为了解决当时控制方面存在的一个难题——索驱动和馈源支撑总控的接口未能实现、望远镜无法整体联调,组长姜鹏老师让我参与写代码、测试代码。从没接触过望远镜控制的我不停钻研、请教同事,每天都忙到深夜一两点。2017年8月27日,我们完成了对3C286的40分钟跟踪观测,并且持续接收到了信号,那时,我开心极了。
那次之后,我又回到了熟悉的编程和算法工作,全身心地参与到了望远镜的控制调试中。我发现,望远镜本身包含了太多的材料、技术与知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形成系统的认知模式。“天眼”工程是一件“仰望星空”的事业,我深知需要补充的知识还很多。我会不断探索、创新,踏实笃行,为日后在科研中出好成果、出大成果尽一份力。
■寄语与期待
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负责人、著名信息技术专家 谢晓尧:
如果把天眼FAST对外太空的观测称为“顶天”,那么,对观测结果的大数据研究就是“立地”。“顶天”与“立地”是天眼FAST探测宇宙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辉煌成果的背后,是团队成员极其艰辛的付出,其中,青年科研工作者展现出尤为可贵的拼搏勇气。从联通世界到联通宇宙,我与团队一起奔跑,支撑我们前行的是南仁东等老一辈科学家坚毅、执着、不断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品格,是勇攀高峰、舍我其谁,为祖国崛起担当使命的科学家精神。
讲述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GNC系统主任设计师 于 丹
今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强调,17年来,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可喜可贺、令人欣慰。作为其中一员,我深感荣幸,同时也为自己所在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GNC团队感到自豪。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科研人员在开展嫦娥五号返回器测试工作。光明图片
嫦娥五号任务就是一场刀尖上的舞蹈。2020年11月28日,嫦娥五号第一次近月制动,这可是团队上下十年努力的成果。12月6日,最紧张的时刻来了,“小五”要进行人类首次环月轨道无人自主交会对接。虽然胸有成竹,但仍难免忐忑。我对自己说:“这个工况做过全物理试验,不要怕!”在交会的最后阶段,看着监视相机,我紧张得已经听不到周围的声音。直到欢呼声传来,我才骤然醒来。对接成功了!
闯过一关又一关,12月17日,“小五”要返回了,须以35倍音速冲入大气层。为了减速,我们采用了古老而又有趣的方式——“打水漂”。这是探月三期工程的第一大关键技术,世界上史无前例。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完成了难以计数的模拟飞行试验,尝试了上百万条飞行路线。当把最优制导参数注入后,我们屏住呼吸,等待着梦想实现。开伞,国际遥遥领先的开伞点精度诞生!这成了每位探月人心中永远的回忆。
从立项到发射,我们团队爬坡过坎、负重前行,很多同事给我以激励:一遇到技术难关,半夜爬起来就走的张洪华副总师;一说到新闻采访就默默摆手,让年轻人展示的王勇副总师;疫情最严重时,在基地一待就是200多天的何健指挥;还有身边舍小家顾大家的同事们……他们都是我的榜样,是我做好工作的精神动力。
■寄语与期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 张洪华:
在探月工程六战六捷的伟大成就中,一大批青年在重要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去年嫦娥五号GNC团队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航天青年的关怀与期许。今后,我国还将对月球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青年人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希望新时代航天青年持续弘扬探月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时代伟业,勇攀科技高峰,用青春和汗水为建设航天强国创造新的奇迹。
讲述人: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总师助理 严子焜
2009年,我加入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成为一名大飞机设计师,见证和亲历了国产大飞机的再次起航和腾飞。从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到首飞,从6架试飞机投入试验试飞到获得首个型号检查核准书,我们距离实现大飞机梦越来越近。
国产大型客机C919。新华社发
飞机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主场。2020年新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1月中旬,C919大型客机101架机转场南昌,准备为即将开始的试飞试验进行改装。疫情将原定计划全部打乱,但任务不可耽误。于是,我和团队提前复工,奔赴南昌组织开展101架机试飞改装工作。
经历了100余项机上工作、60余项定检工作、200余项维修程序验证的磨砺,实现了某机上备件24小时内从供应商生产线到机上安装的“速度与激情”……我们力保每项工作,死守每个节点,最终提前完成任务。
大飞机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专业技术上的进步,更是宝贵的大飞机创业精神。感谢时代赋予的机遇,让我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主场。
■寄语与期待
中国商飞公司专家咨询组成员、ARJ21飞机首任总设计师 吴兴世
中国人实现大飞机梦的奋斗征程,造就了马凤山同志这样的老一代创业英雄,培育了严子焜同志这样成千上万的新一代开路先锋。他们以“传承辟新,寻优勇进”的艰苦奋斗,引领这支队伍“而今迈步从头越”,诠释了“航空强国,四个长期,永不放弃”的大飞机创业精神。中国大飞机人一定不负期望,时刻用前进的目标激励自己,用比较的差距鞭策自己,争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创业英雄、开路先锋。
讲述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设计分项负责人 林 巍
2011年,我25岁,全程参与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研究、设计及施工。长度仅7千米的岛隧工程是大桥的控制性工程,需要边施工、边设计、边科技攻关,所有图纸都是从无到有,从0到1,每个线条背后的理论支撑都要反复讨论、优化,必要时做现场试验。
港珠澳大桥。新华社发
回忆项目建设全过程,我对两件事最为感慨:一是和4000多名工程建设者一起心无旁骛地工作,按时建成了世界最长、埋深最深的公路沉管隧道;二是沉管不但建成了,还百分之百不漏水。
项目建设过程中提出了“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的理念。这个理念伴随我不断成才,并鞭策自己在工作中持续思考更优、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案。200多年前就有人开始研究悬浮隧道,但至今尚未实现。我从2018年起参与研究悬浮隧道。目前,我们已分别在武汉和天津做了模型试验,并基本搞清楚了在中国内陆湖中建造悬浮隧道原型的方法。
我时常想,繁荣昌盛的时代为我们年轻科技工作者创造了干事创业的平台,只要大家有一股劲、有一种信念,一定会在各自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与创新。
■寄语与期待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部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 尹海卿:
科技工作者要时刻保持对科技前沿的敏感度,以开放融合的态度拥抱新技术,修“智慧路”、架“智慧桥”、建“智慧城”,加速实现传统行业的数字转型、智能升级、智慧延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提出殷殷嘱托。青年人对内要处理好分工协作和团队配合的问题,集众人智慧,聚众人合力,共同向上;对外要开放进取,与其他优秀队伍积极交流,补齐自身短板,实现互利共赢。
讲述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制动开发部副主任 蔡 田
已是晚上10点,铁道科学研究院会议室里仍灯火通明,一群年轻人正在热烈地讨论着。这就是我所在的团队——铁科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复兴号制动研发团队。不久前,我们对一款优化后的气动部件进行了测试,其总体功能和性能都达到要求,但在百万次的疲劳试验中,还是有三次偏离指标。
两列复兴号在北京动车段整装待发。刘家豪摄/光明图片
制动系统就是大家通常称呼的“刹车”,是直接关系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子系统。无论是东北冬天的极寒,还是南方夏天的酷暑,复兴号列车的每个零部件都需要以最稳定、最可靠的状态投入工作。这次,幽灵一样的故障引起整个团队高度重视,“一次失效都不能有”!
经过近百次试验,我们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一个不起眼的O形圈在低温条件下偶发失效。
找到原因就是成功的一半。但接下来,偶发故障导致的三次指标偏离让大家感觉似乎回到了原点。讨论中,有人说:“怎么才能高温低温同时满足呢?难道真要冬天设计一种,夏天设计一种,来回换着用?”这句话激发了我们的灵感:“何不真的把这个结构拆开呢?”
原本就局促的设计空间,再采用分体式的结构,真能做到吗?“不试试怎么知道,说干就干!”大家争分夺秒地连续奋战了5天,拿出了三种结构方案。几轮比选和优化后,原本灵光一现的想法变成了四张绘制工整的工程图纸。这一次,新方案没有让大家失望。
就是这样一次次小创新,积累成了这个可以让五百吨的“大家伙”稳定可靠停下来的制动系统,让复兴号能疾驰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
■寄语与期待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赵红卫
制动专业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的传统优势专业,在行业内一直处于领先位置。研发团队中既有行业知名的老一辈专家,也有蔡田这样的年轻技术骨干。他们持续发扬制动专业刻苦钻研、敢于承担的作风和传统,使团队始终保持创新活力。
在新一代时速40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研制中,铁路科技工作者将以“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为使命,继续发扬敢闯、敢拼、敢担当的精神,为中国高铁持续领跑注入动能。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贾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