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网上媒体1995年1月12日创办    

1. 长按二维码图片,保存至手机扫描二维码。

2. 使用微信打开此网页,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海外迎新春!中国春节“真有趣”

发布时间:    来源:语合中心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期间,为了让各国中文学习者了解中国传统佳节,感受节日氛围,全球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与当地学生一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新春庆祝活动和中华文化体验活动,在庆祝中国春节的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了这一节日及其文化内涵。

  学习语言知识,提升中文水平

  2月11日,在英国,一场新春中文体验工作坊在线举办。国际中文教师黄慧慧向大家介绍了中文的语音和书写系统,并教授了春节祝福语。

  语音教学部分,黄慧慧介绍了中文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并带领大家进行发音尝试,参与者们跃跃欲试,兴致盎然地跟读和模仿。书写部分,她讲解了汉字的造字法,并通过以字形猜字义、根据结构分析归纳字义等,使参与者对汉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随后,她还介绍了中国的牛年、新春祝福语以及拜年手势等,大家边听边饶有兴趣地记着笔记。师生们还一起学唱了中文歌曲《新年好》,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

  在柬埔寨,一场以“学书法、说中文”为主题的春节文化活动于2月9日开展,马德望大学校长索坤,副校长山姆莱尼、班坤等来宾出席。大家现场学习了简短的中文问候语,并用毛笔在纸上写下“新年快乐、牛年大吉”等新年祝福,感受着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10219143643.png

  在博茨瓦纳,为了庆祝中国春节的到来,当地的丽海英语小学从2月8日开始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中国新年文化活动。

  在中文课堂上,国际中文教师李文婷先通过影片让学生们了解春节的来历及相关习俗,随后带领孩子们剪出了中国灯笼、“春”字等有着美好节日寓意的剪纸,让孩子们了解了剪纸这项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微信图片_20210219143648.png

  学生们表示,中文课堂为自己营造了中文语言学习的氛围,从中真切地体验到了中华文化,也感受到学习中文的快乐。

  了解文化习俗,感受节日气氛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其丰富的习俗和深刻的内涵也吸引着不少喜爱中文和中华文化的外国学习者。在美国,国际中文教师马欣在当地举办的以“关于中国新年的传统和趋势”为主题的云端庆祝活动吸引了近百人参加。

微信图片_20210219144616.png

  活动中,马欣向大家介绍了农历新年及其计算方式,详细介绍了春节每日的传统活动,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展现了中国春节的发展变化,生动有趣,年味十足。

  讲座后,马欣收到了很多来信,有人希望能保留讲座录像,也有人询问哪里可以买到饺子皮,准备自己动手包饺子,还有不少人表达出对中国和中华文化浓厚的兴趣, 表示今后一定要找机会来中国看看,体验在中国过春节。

  在塔吉克斯坦,“金牛送福迎新年·牛年大吉好运来”春节习俗讲座也让当地中文爱好者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

  大家表示,新春活动不仅十分有趣,还让自己了解了不少中文知识,更激发了自己学好中文、去中国留学的热情。

微信图片_20210219144621.png

  相聚“云端”庆典,活动精彩纷呈

  受疫情影响,今年一些新春庆祝活动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但精彩程度丝毫不减。在德国,中德艺术家在线举办了一场音乐会,欢庆中国牛年春节。两国艺术家们分别表演了两国经典曲目,演奏了二胡、葫芦丝和巴乌等中国民族乐器。

  在当地任教的国际中文教师及志愿者还举办了在线互动活动,中文爱好者可以在线猜谜、观看书法表演、学习包饺子和打太极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在法国,当地首次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云端贺年”。活动采用诺欧商学院最新研发的“虚拟校园”技术,在网上营造出逼真的校园环境,观众可以自由穿行在虚拟校园中,仿佛身临其境,吸引了900多名观众前来参与。

微信图片_20210219144812.png

  活动不仅有剪纸、书法、茶艺、国画、武术、舞蹈等传统节日,还增添了麻将、围棋、京剧、书展、美食课堂等新鲜元素,来自复旦大学的老师也通过“云端”,从上海送来了一场以民族舞蹈为特色的新春晚会,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满足了观众多种多样的文化需求。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贾梦溪


相关新闻

更多>>精华内容

Copyright© Chis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制作:神州学人编辑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71141号-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10108351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03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hisaeditor@sina.com
联系电话:0086-10-82296680 传真:0086-10-82296681
电子邮件:tougaochisa@aliyun.com 技术支持: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