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心妍在英国莫尔文中学校园留影。(作者供图)
去年,当南京的桂花开始绽放时,我已身处英国的莫尔文中学。
仿佛弹指之间,我就跨越了8小时时差,站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开学第一天,我就遇到了种种难题。校服寄丢了、找不到教室、语言不通……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却没想到会这么难。当上课铃声响起,我还在焦急地寻找教室时,压抑在心底的无助、委屈瞬间涌了上来。我突然意识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成长”吧。焦头烂额中,我擦干眼泪振作起来,心中充满前所未有的勇气。
在莫尔文中学,学生选课比较自由。选戏剧课前,我对它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因为从未接触过类似课程,第一次上课就像踏入了一个全新的未知领域。还记得一次表演课上,老师请我们每个人用不同的英语口音念一段台词。我瞬间不知所措,“这可怎么办?我不会任何一种啊!”反观我的英国同学,个个跃跃欲试。
我正听同学们说得开心,老师突然看向我:“你不想来试试吗?来吧!”同学们也鼓起掌来,“没关系,任何一种口音都可以!”我闭了闭眼,鼓起勇气,用即兴创造的英语发音说了一段台词。抬眼一看,大家惊讶地望着我,紧接着就是热烈的掌声。“你很有戏剧表演的天赋。”戏剧老师说。
从此以后,我把这句话藏在心底,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每一场戏剧表演。渐渐地,我的表演能力在不知不觉间提升了很多,参演的角色也由配角到主角。
为了不再默默地坐在观众席上,我可以把一句台词重复百遍;为了追寻舞台上的光,我完成了一次次枯燥的排练。每一次谢幕时,我在聚光灯下向台下观众深深鞠躬,内心总会涌起想哭的情绪,好似那耀眼的、遥不可及的光终于落到了自己身上。
在每周全校师生参加的晨会上,一些本地学生会发表演讲。他们大多十七八岁,西装革履、侃侃而谈。今年,我也有机会发表题为“中国新年”的演讲。给我此次机会的正是戏剧老师,她说:“我认为你能够胜任!”
还记得演讲前,我躺在校园的草坪上,在想中国农历春节是什么样的?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热闹;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慨;是奶奶做的红烧鱼和弟弟抓着我的手放烟花;是串亲戚、收红包、守岁;是万家灯火、喧嚣热情……最终,我的演讲很成功,老师、同学纷纷向我祝贺。那一刻,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6个月前,我躺在凉席上吹空调、吃西瓜的日子似乎很久远了。现在的我独立、坚强了许多,但偶尔也会在深夜时想家。我多想在拿到好成绩时第一时间跟父母报喜,想吃夜宵甜点时抱着妈妈撒娇,伤心时找爸爸倾诉……有时候,我在夜里突然起身,将这些思念之情凝于笔端,想马上和父母分享,但在电话里听到妈妈的声音时,却开不了口。“我像冬夜里长途跋涉的孤独旅者。”我在日记里写道,“走下去的动力是在遥远的港湾和家人团聚。”但再遥远也是希望,更何况我的每一天都在变得更加光明、温暖又美好。就像迎春花悄悄绽放,春天已经在来的路上。
冬去春来,彼时的少年走在成长的途中。回首过去,一路崎岖早已繁花盛开。(寄自英国)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刘晓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