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野外地质实习走出国际范儿
早上8点乘车出发,穿过茂密的灌木丛,攀登陡峭山坡;下午5点回到基地,每天在野外要待足9个小时……7月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地质类专业的10名学生与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学生一起,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北部的矿业重镇——芒特艾萨,完成了为期18天的野外地质实习。
“野外地质实习和课堂教学一样,都有系统的方案和教学进度。实习采用全英文授课,分为地质填图培训、分组独立填图和典型矿山考察三个阶段。这些学生中,9人是第一次出国、且是第一次乘坐飞机。”带队教师李占轲说,实习的目的是期望同学们能够运用所学地质基础知识,在岩石和矿物鉴定、地质填图技能、综合地质分析、专业英语和口语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实习中,每天的早饭,是同学们轮流值日完成的;午饭则是由营地带出饼卷着的蔬菜和肉食等。每天中午在野外席地而坐一起吃饭时,是中澳学生交流最多的时间,澳方学生经常会讲解实习中遇到的矿物、岩石、构造现象,同学们听不懂时会写在本子上,方便回基地之后查找。“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地质实习,一次不为分数,只为与地质零距离接触的奇妙体验。”学生张霄羽说。
而同学们在完成一天的填图后,在一片空旷的地方搭帐篷、做晚饭;师生围坐在篝火边上聊天、取暖,欣赏纯净的星空、倾听异域风情的音乐……“这次实习强化了填图技能,锻炼了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了一些野外急救知识,还体验了野外露营的乐趣。”学生郑宇航说。
近年来,为加强实习教学内涵建设、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国际化一流学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积极开展了多项海外交流项目。其中,该校与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合作开展的联合野外地质实习便是其中之一,并已开展了三年。
李占轲介绍,同学们在澳大利亚野外地质实习中,其专业素质、体能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国外同行的高度认可。虽然同学们远离祖国、远离学校和父母,但是野外实习中没有人喊一声苦、叫一声累,克服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最后收获了知识、提高了技能、锤炼了意志。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中国地质工作的未来。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贾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