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VR眼镜,手握操纵手柄……见到“海归”创业者、合肥霆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戴俊时,她正在演示AR口腔教学系统,只见她从虚拟的医用托盘中把种植牙所需的器械拿在手中,沉浸在为“患者”种牙的工作中。
2月24日,“海归”创业者、合肥霆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戴俊正在演示AR口腔教学系统。中新社记者 张娅子 摄
记者日前在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以下简称“海创中心”)看到,这里聚集了很多像戴俊一样的“海归”创业者,他们的加速涌入,让海创中心留学人才项目办公区“一房难求”。
海创中心位于安徽中安创谷科技园内,是欧美同学会总会在中国建设的第一个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创造中心,由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欧美同学会合作共建,于2020年10月在合肥高新区正式落成。
戴俊告诉记者,她在2019年回到合肥,并于2021年5月落户海创中心。几个月的时间,戴俊与其他十几位科研伙伴一起,利用留学期间的技术沉淀,开发了应用于口腔医疗教学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系统,并实现了初步产业化。
戴俊说,海创中心的管理水平和创业氛围在一线城市都比较少见,这让她非常惊喜。
合肥中科国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留美归国博士创办,刚入驻海创中心不久。该公司CEO成斌告诉记者,其公司主要从事临床医疗体外诊断设备、试剂研制和技术开发。
2月24日,“海归”创业者、合肥霆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戴俊正在演示AR口腔教学系统。 中新社记者 张娅子 摄
成斌说,入驻海创中心以来,他感觉这里不单单是一个孵化中心,海创中心针对“海归”创业者和企业发展需求点,有着精细化的服务平台,包括投融资服务、人才服务、产业服务等。“这对我们初创型企业帮助很大,我非常喜欢这里开设的‘海创讲堂’,针对性强,收获多。”
据安徽中安创谷科技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昊介绍,目前,海创中心已入驻留学人员高科技产业项目29个、高层次留学人才120多人,有效知识产权500多项,储备留学人才项目100多个,初步显现了汇聚留学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平台载体作用。
据介绍,海创中心项目被纳入“安徽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并被评为安徽自贸试验区第一批10项标志性建设成果之一。同时,安徽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涵盖支持海创中心平台建设、支持海创中心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海创中心入驻项目发展共30条政策。
蔡昊告诉记者,在构建人才招引渠道方面,目前,海创中心以3个平台(欧美同学会、侨梦苑、“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海外赛区)为依托,与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建立了海外项目招引渠道,从而打通了“3+N”的海外项目和人才招引渠道。
据悉,海创中心今年将拓展项目承载区面积,筹备布局新的留学人才项目办公区。同时,加快推进在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布局,加强长三角区域项目人才资源共享;与沪苏浙欧美同学会联动举办各类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活动,促进长三角留学人才项目交流。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杨匀